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空軍某場站探索提升全機型保障能力——

部隊“拎包入駐” 練兵“輕裝上陣”

2025年07月18日08:33 | 來源:解放軍報222
小字號

“沒開一輛保障車,沒帶一個地面保障人員,真正實現‘拎包入駐’!”近日,空軍某部結束駐訓歸建前,對空軍某場站創新探索的“零伴隨”集約保障模式大加贊賞。

以往航空兵部隊開展異地駐訓時,因為不同機型的保障設備互不兼容,往往需要協調運輸機或者地面車輛運送大量的人員和裝備器材進行保障。然而,近年來,隨著訓練越發貼近實戰,這種傳統的“搬家式入駐”已無法滿足備戰打仗需求。

“場站建設必須從保障單機到保障多機、從單一保障生活向全方位保障轉變。”為此,該場站打破過去重生活輕戰備的保障模式,聚焦服務練兵備戰、盤活閑置資產、實現共享共用,通過物資器材集中籌措、循環共享,實行“多能型”保障,為駐訓部隊提供全方位服務。

為保証駐訓部隊來了就有保障、戰機到了就能起飛,該場站統籌資源,優化保障流程,做好裝備預儲預置,排好裝備保障時序表,對於異型機特有而本場站不具備的專用保障器材,提前向上級“資源池”申請籌措,確保各機型牽引車、電源車、航空彈藥等能夠一站式補齊。在駐訓人員食宿保障方面,他們集中整治駐訓區,提供良好住宿環境,將不同類別駐訓官兵分散到各伙食灶“搭伙”開飯,解決炊事保障難題,並開通24小時熱線,隨時受理駐訓官兵反映的事項。

多機型、多任務保障對官兵能力素質也提出了新挑戰。對此,該場站採取送學培訓、工廠帶教、崗位練兵等方式,培養了一批全機型、全彈型、全傘型骨干。記者來到一座機庫內,隻見電源技師李戰海在操作空調車的同時,保障兩架戰機通風降溫,隨即又快速啟動電源車為戰機通電……“未來戰場,不是我們會什麼就保障什麼,而是作戰需要保障什麼我們就必須學會什麼。”李戰海說,像他這樣具備電源車、空調車、油泵車等各種駕駛技能,身兼多職的官兵,在場站還有很多。

“如今場站已基本形成全機型保障能力。”該場站領導介紹,新的保障模式雖然增加了自身的工作量,但可以讓駐訓部隊集中精力練兵備戰,免去后顧之憂。

從“搬家式入駐”到“拎包入駐”,受益最大的是駐訓部隊。前來駐訓的某部領導說,現在駐訓前,隻需提報保障需求,場站便會“照單全收”,提供統供統保:“輕裝上陣,我們再也不用攜帶那麼多‘壇壇罐罐’了。”(金琪慧 記者 孫興維)

(責編:彭靜、唐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