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守望在夢想的甲板上

2025年07月20日08:33 | 來源:中國軍網222
小字號

站在山東艦甲板上,海軍三級軍士長郝振山胸膛裡鼓蕩著難以名狀的豪情。

此刻,山東艦正靜靜錨泊在香港維多利亞灣。從甲板上望去,“東方之珠”在夜色中格外璀璨。

在這片甲板上,郝振山吹過渤海灣的晨風、看過南海的漁燈、眺望過西太平洋的星空。也是在這片甲板上,他把自己的遠航故事分享給熱切的觀眾們。

在這片甲板上,郝振山見証了太多夢想成真的時刻。那些時間錨點,記錄在航海日志裡、書寫在遠航快報上、收藏在艦員們內心深處。

這是時代的舞台,這是夢想的甲板。

守望在夢想的甲板上,山東艦起降保障中隊官兵的思緒常常飛得很遠,遠到千裡之外的親人,遠到素未謀面的英雄,遠到一個民族、一支軍隊的夙願。

他們的思緒又常常拉得很近,近到身邊的戰友,近到腳下的戰位,近到以秒分割的日子和以年為計的堅守。

那些或遠或近的思緒,映射著一群年輕海軍官兵的成長軌跡。

“我們托舉著‘飛鯊’,時代托舉著我們”

7月初,山東艦訪問香港期間,起飛助理高翔收到一條信息:在自己為香港游客進行解說的直播畫面截圖下,是父親為他點贊的“大拇指”。

一切盡在不言中。高翔給父親回復了一個燦爛的“笑臉”。

在戰友眼中,高翔很陽光,臉上常露出標准的“嘴角上揚15°的笑容”。“艦載機的起飛仰角是14°。多出來的這1°,就是咱對航母事業的熱愛。”高翔笑著說。

正是這種熱愛,將一名來自內陸的年輕人,一路牽引到這片夢想的甲板上。

那年高考結束,高翔決心報考軍校。眾多備選志願中,他一眼相中了“艦載機起降保障與指揮”專業:“我要當海軍,將來到航母上去!”

當時,父親說:“孩子,你可真敢想!”如今,高翔夢想成真,父親的臉上洋溢著驕傲和自豪。

高翔至今忘不了自己第一次近距離見証“飛鯊”起飛時的震撼——艦載機從眼前掠過,發動機尾焰噴出的氣流炙烤著海風,甲板劇烈震動著,“感覺自己的心臟與甲板同頻共振”。

“在這裡,千萬別覺得自己有多牛!牛的是咱航母、咱戰機、咱國家!”那天,站在殲-15艦載機機翼下,師傅給高翔和其他新艦員上了一課,“在這裡,你必須想辦法讓自己牛起來!你牛了,咱航母、咱戰機、咱國家才更牛!”

如今,高翔終於理解了師傅口中那兩句像“繞口令”一樣的話。這些年,他當過起飛助理,為艦載機開路﹔當過起降信號操作員,為艦載機點亮回家的燈﹔當過阻攔區值班員,輔助艦載機安全著艦﹔還當過起降值班員,全流程保障艦載機起降……

在山東艦,高翔遇見過很多“牛人”,也越發堅定一個判斷:圓夢航母,僅有熱愛是遠遠不夠的。沒有人能脫離時代而成長,同樣,也沒有人能脫離時代去追夢。

二級軍士長張忠杰的履歷,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從“神州第一艦”深圳艦,到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再到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

“在山東艦上,像我這樣的履歷並不稀奇。”張忠杰告訴記者,僅以起降保障中隊為例,先后在遼寧艦、山東艦服役的戰友比比皆是。

“3年前,山東艦上有一批戰友去了福建艦。他們中,有些骨干在3艘航母上都干過。” 張忠杰感慨地說,“我們托舉著‘飛鯊’,時代托舉著我們。趕上人民海軍轉型建設加速發展的時代,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速度之快,絕無僅有!”

張忠杰曾隨深圳艦出訪文萊、新加坡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第一次見到外軍航母,他忍不住憧憬:“如果我們也有自己的航母,那該多好啊!”

上航母,也曾牽動著二級上士陳彩樺的心。新兵連填報分配意向時,他翻看了一遍又一遍,卻沒能找到航母部隊。於是,他大膽地在表格空白處寫下“上航母”3個字。

2017年8月1日,人民軍隊誕生90周年之際,陳彩樺也迎來自己的21歲生日。當天,這名年輕的海軍戰士終於在船廠親眼見到了夢想中的山東艦。

“果然,和我想象的一樣大、一樣壯觀。”陳彩樺的航母夢想,從此正式啟航。

山東艦,中國艦。像陳彩樺一樣,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軍人,被時代托舉著登上航母甲板,又伴隨山東艦駛向更加廣闊的世界。

“這裡有一種氛圍,逼著你成長”

“日思夜想的航母出現在眼前,胸腔裡一下子填滿激動和興奮。”同山東艦第一次見面的場景,牢牢定格在二級上士余宏君的記憶裡,“我們是首艘國產航母的首批艦員,想想都很自豪!”

然而,最初的自豪感和興奮勁,很快被另一種情緒替代。即便多年過去,余宏君似乎仍籠罩在那種前所未有的壓力之下。

到工廠接艦的情景,他仍歷歷在目。那時,山東艦尚未通電,區隊長帶著余宏君和戰友在昏暗的艙室內學習。耳邊,環繞著刺耳的切割聲﹔身邊,飛舞著刺鼻的粉塵。他們戴上過濾粉塵的面罩,用手電照著裝備,一點點學專業。一天下來,他們臉上滿是黑灰和汗水混合成的泥湯。

當時,“八方高手”雲集山東艦:有從各單位抽調來的老班長,還有名校畢業的大學生……

余宏君剛上艦時,幾乎什麼都不懂,想脫穎而出,隻有沒日沒夜拼命學。“我不是最聰明的,但我可以做最努力的那一個。”他暗下決心。

當這群年輕的中國軍人登上山東艦,山東艦的故事就此拉開序幕。首艘國產航母與這群海軍官兵,終將在相互塑造中趨於“人艦合一”。

2019年12月,一次晚點名時,部門領導宣布,任命余宏君為某專業技師。后來,他當上班長。再后來,他榮立三等功……

上學時,余宏君主修美術專業。在他眼中,艦載機的尾焰白天是“淡淡的藍色”,夜間是“粗壯的藍白色”。

“藍白色,代表油料得到充分燃燒,是迸發全部動力、全速前進的顏色。”余宏君不知道,如果當初自己沒上山東艦,會變成什麼樣子。

“這裡有一種氛圍,逼著你成長。”余宏君感慨,“天上,有比你更刻苦的飛行員﹔艦上,有比你更努力的戰友。你只能憋著一股勁,拼出一條路!”

“首艦就要當先鋒、爭第一!”在山東艦首批艦員郝振山記憶中,每逢重大任務誓師動員,他和戰友都會喊響這句口號。

“當先鋒、爭第一”仿佛一種強大氣場,不斷灌注到山東艦每名艦員身上,最終形成一種壓力、變成一種標准、生成一種習慣。

這種氣場,究竟有多強大?從中隊官兵自創的隊歌裡,記者聽出了專業和敬業:“起飛!尾焰灼紅的臉龐﹔光學!引導精准的坐標﹔阻攔!守護戰鷹的歸航。時刻准備著,讓每支利箭都命中目標……”

“人人都有知識恐慌、本領恐慌、理念恐慌……”剛從遼寧艦來到山東艦時,中隊長不禁吃了一驚,“大家都感覺仿佛身后有一匹餓狼在追趕,不向前沖,就有可能被它吞掉……”

千錘百煉,鍛出一塊塊合金鋼﹔你追我趕,賽出一匹匹千裡馬。就這樣,一批批優秀骨干競相走上甲板,成長為獨當一面的班長、技師。

這群年輕的官兵,是山東艦的“龍骨”,更是這艘航母駛向深藍的底氣。

“我們不僅是‘青春派’,更是‘實力派’”

走進餐廳,中士付文超一下愣住了——輕柔的音樂聲中,炊事班戰友用推車送來一個碩大的慶功蛋糕。

付文超欣喜地意識到,山東艦戰斗力生成的又一個關鍵節點,被大家突破了!

那一天,恰好也是她的26歲生日。輕咬一口蛋糕,她品到一種別樣的甜——隨山東艦一路遠航,她不僅領略到西太平洋的深藍浩渺,更見証了“飛鯊”在甲板上密集放飛和回收的震撼場面。

這份甜,同樣滲進艦載機飛行員心裡。飛行員們派出一名代表向中隊戰友贈送了一頂艦帽。“這是我們共同的榮光。”這名飛行員動情地說,“沒有你們的付出,就沒有我們的成長。”

那年,在即將放飛“飛鯊”的那一刻,起飛助理曾文輝發現異常,果斷叫停。

表揚曾文輝的海報,當晚就貼到了山東艦的通道裡。第二天,這名飛行員看到海報,便在上面提筆寫道:“當事飛行員感謝!”

這段佳話,成為艦載機飛行員與起降保障中隊官兵相互信任、彼此成就的一個縮影。

“讓我靠近你/感受有力的翅膀/讓我擁抱你/聆聽心臟的跳動/讓我贊美你/那芳華無悔的選擇/讓我致敬你/那逐夢深藍的理想……”一名艦載機飛行員專門寫下這樣的詩句,向起降保障中隊官兵致敬。

“他們把最好的青春獻給這份神聖的工作,用最帥的手勢為戰機指引方向。”致敬的背后,伴隨著能力的躍升。

這幾年,山東艦駛過一片片海域,穿越一個個海峽,闖過一次次風浪,完成一項項突破﹔這幾年,艦載機飛行員加速淬火,艦載機飛行人才培養能力持續提升﹔這幾年,起降保障中隊年輕骨干的成長也越來越快……

“如今,我們不僅是‘青春派’,更是‘實力派’!”曾文輝的話語充滿自信。他的思緒,再次回到遠海大洋的驚濤駭浪中。

夜色如墨。突然,戰斗警報聲傳來。接到艦載戰斗機出動指令后,曾文輝帶領放飛小組奔赴甲板:“既然有‘觀眾’,那就把我們最好的狀態拿出來,給他們看看!”

滑行、加力……伴隨著龍吟般的鳴嘯,“飛鯊”沖上雲霄。這是山東艦上又一次深夜戰斗起飛。經過多個回合較量,外軍戰機悻悻而返。

山東艦的甲板上,見証了太多這樣的戰斗時刻。每當這時,曾文輝腦海中就會不自覺地浮現出“海空衛士”王偉的身影。

王偉生前繪制的油畫《夙願》,定格著他對中國航母的憧憬——艦載機從甲板上騰空而起,劃破海天的寂靜。

今年4月1日,王偉犧牲24周年的日子,遼寧艦、山東艦、福建艦3艘航母一起呼叫“81192”:“甲板已清空,可以降落,請立即返航!”

英雄的身影永遠融入祖國的海疆,英雄的夙願已成磅礡的現實。很多時候,實力就是最好的致敬!

山東艦訪問香港,95歲高齡的東江縱隊老兵羅兢輝登艦參觀。回憶起當年抗戰時乘坐小木船遭遇風浪、掉進海中的九死一生,老兵撫摸著山東艦艦舷哽咽道:“若那時有這樣的巨艦該多好……”

山河無恙,如你所願。抗戰老兵登上山東艦這段視頻,付文超反復看了好幾遍。她不由想起自己的堂祖父——說起往昔的艱苦歲月,這名老海軍的眼裡常常噙滿淚水。

站在山東艦甲板上,付文超多想讓堂祖父和她一起感受“大國重器由你控制、威武戰艦由你執掌”的豪邁。

她盼望著,有一天自己能扶著堂祖父,登上山東艦寬闊的甲板,自豪地說:“看!這是我們的航母,這是我們的戰機!”(記者 王通化 錢曉虎 賀逸舒 李倩)

(責編:溫璐、唐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