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武冠軍錘煉“言傳功”


第82集團軍某旅某連中士肖世平,專業素質過硬,偵檢毒劑快速精准,多次摘得旅防化偵察專業比武冠軍。今年駐訓開始后,連裡讓他擔任偵察專業教練員,以期提高總體訓練成績,培養更多專業骨干人才。
開箱、採樣、比色、判讀……組訓時,肖世平悉心示范,一絲不苟,動作精准到位。然而,當戰士們提問請教時,問題卻出現了。
“比色卡片上顯現‘偏藍綠’和‘墨綠’的臨界點怎麼把握?”“防護面具氣密性檢查要求提到的‘輕微負壓感’,到底是啥感覺?”……面對戰友的提問,肖世平明明心裡清楚,開口卻像“茶壺煮餃子”,不知如何准確描述其中的細微區別。憋了半天,他隻擠出了一句話:“你們再多練練,找找感覺,熟能生巧。”
半個月后,連隊組織各專業摸底考核,偵察專業成績提升甚微。“我都傾囊相授了,咋就收效不大呢?”郁悶的肖世平找連長訴苦。當時,連長正對此感到困惑。不過,他沒急著下結論,而是先找偵察專業的戰士了解情況。
“肖班長親身示范精准到位,但我們學著照做時抓不住精髓”“難點要點講得不透,我們聽得似懂非懂”“有時候,和肖班長溝通不順暢,他聽不懂我們的問題,我們理解不了他的解釋”……聽著大家的發言,連長意識到:問題出在肖世平的語言表達能力上。
找到了問題關鍵,連長找肖世平談心,幫助他分析組訓施教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連長語重心長地說:“一名合格的教練員,不僅自身專業素質過硬,還得會授課,能夠把難懂的理論、復雜的方法掰開揉碎了,讓大家聽得懂。”
“身教要好,言傳也須過硬。”連長的話點醒了肖世平。他開始沉下心思考,如何才能把經驗方法講得清晰明了?由於組訓經歷有限,他主動向老班長們請教,每次講解示范后都會詢問戰友是否能聽懂、哪裡需要改進。他還養成了一個新習慣,在認真打磨教案之余,對著鏡子反復練習,不斷提高表達能力、錘煉言傳硬功。
逐步摸索出授課門道,肖世平的講解愈發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再加上他規范流暢的操作演示,戰友們學得更加起勁兒,訓練成績終於有了明顯提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