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集團軍某旅“紅三連”開展補差強化訓練——
訓過的課目再“回爐”


射擊訓練時,現場臨機嵌入特情,倒逼官兵採用多種方式應對﹔戰場防護訓練,設置復雜戰術背景,讓官兵自主選擇最佳穿戴姿勢……近日,塞北某地,第82集團軍某旅“紅三連”對部分基礎課目進行補差強化訓練。
“已經訓過的基礎課目,也要進行再次‘回爐’。”該連干部余聰說,與以往不同,此次訓練難度更高、標准更嚴。
前段時間,連隊組織班排之間“紅藍”對抗訓練,余聰帶領的二排為攻方,七班為守方,於密林深處交鋒。二排運用“正面佯攻,翼側包抄”的打法,向七班防守區域緊逼。眼看就要將其合圍時,己方電台突遭電磁干擾,隻得緊急使用旗語通聯,但因信號員動作不夠熟練,沒能及時將信息傳達到位。七班抓住戰機一舉實現突圍,二排最終鎩羽而歸。
“平時大家總使用電台通聯,對旗語訓練這樣的基礎課目不夠關注,面對突發情況掉了鏈子。”余聰復盤整個過程,進行了深刻反思。
一旁的二級上士、班長謝四江坦言,這樣的情況他也遇到過。去年他所在班參加班戰術考核,考核組臨機下達就地構筑掩體指令,大家低頭細看,腳下碎石遍布、地形崎嶇,而此前訓練時多是相對平整鬆軟的地面。官兵最終硬著頭皮開挖,但由於平時訓練強度和難度不夠,此次作業中偽裝效果不佳、掩體牢固性不夠,結果被判“不及格”。
“訓過了不等於訓好了,基礎課目練不實,戰場上要吃大虧。”復盤時,該連連長趙普告訴大家,一些基礎課目簡單易上手,有人認為只要考核達到最低標准就算掌握了。實際上,有的課目雖看似簡單,但掉以輕心訓不扎實,就會變成“木桶上的短板”,戰場環境錯綜復雜,想要克敵制勝,必須訓實訓好每一項課目。
隨后,連隊干部骨干趁熱打鐵,將復盤會開成“揭短會”,深入查擺基礎訓練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項。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將問題逐一揪出:手雷投擲訓練時,戰士們大多採用單一姿勢,導致特殊地勢環境下的精准度不高﹔戰場救護訓練時,發生概率較低的部分傷情,大家習慣用口述代替實際操作……
隨后的連隊行政例會上,他們組織各課目教練員對照自己負責的教學課目,制訂“回爐”計劃,重新擬定標准要求,在戰術訓練課目中有針對性地加入部分基礎課目,實現多種課目融會貫通。
開辟通路時,做出爆破動作后不再依照慣例直接沖擊,而是認真評估爆破效果后,再依托有利地形分段躍進﹔觀察報知訓練時,設置多種類型的移動目標,全方位錘煉官兵指示引導能力……如今,該連訓風更實,考風更嚴。在近日一次戰術考核中,連隊各課目成績提升明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