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正重塑作戰決策方式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軍事革命迅猛發展,智能化戰爭的輪廓日益清晰。以ChatGPT等為代表的大模型相繼問世,展現著大模型技術的迅猛發展。大模型憑借其強大的知識推理、語義理解和復雜內容生成能力,正在重塑作戰決策方式,推動智能化作戰指揮實現質變飛躍,為打贏智能化戰爭提供技術支撐。
信息聚合與情報挖掘的“超級大腦”。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制信息權已成為智能化戰爭制勝的關鍵因素,面對戰場多源異構數據“洪流”,大模型憑借其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正成為戰場情報分析的重要支撐。首先,多源數據融合理解。大模型可以同時處理來自雷達、衛星、無人機等多種渠道的異構數據,編碼和理解圖像、視頻、語音等不同類型的數據信息,實現跨模態信息的智能融合,並從中提取關鍵情報要素,構建全維度戰場認知圖譜。其次,敵情態勢智能研判。大模型通過對敵方軍事活動、兵力部署、裝備特征等信息的深度挖掘,比對歷史數據和作戰理論,分析敵方可能的戰術選擇和下步行動。特別是在識別異常行為、發現欺騙偽裝等方面,大模型運用概率統計的異常檢測算法,能夠洞察戰場態勢中的細微變化。再次,情報價值精准評估。面對戰場海量情報,大模型可自動評估情報的可靠性、時效性等,將真正關鍵信息優先呈現給指揮員,避免信息過載導致的決策遲滯。同時,大模型還能結合上下文理解和知識圖譜推理,自動填補情報空白,構建更完整的戰場圖景。
作戰方案擬制與推演的“智能參謀”。謀定而后動。科學合理的作戰方案是作戰勝利的基礎,未來大模型將成為指揮員的得力助手,全時為作戰決策提供智力支持。其一,方案快速生成與創新。大模型通過學習海量軍事理論、作戰條令和歷史戰例,結合當前戰場態勢、任務要求和可用資源,能在短時間內生成多套備選作戰方案。大模型的創新能力源於其涌現特性,使其不受思維定式限制,提出指揮員可能忽略的創新性方案,為作戰決策開辟新思路。其二,仿真推演與方案評估。大模型可驅動仿真推演系統,對各種作戰方案進行快速、多輪次的量化評估。其模擬交戰雙方在不同條件下的對抗過程,計算方案成功概率、傷亡預估、資源消耗等關鍵指標,輔助指揮員科學比較各方案優劣。同時,大模型還能識別方案中的潛在風險點和決策關鍵點,提前制定應對預案。其三,動態優化與實時調整。戰場瞬息萬變,大模型憑借其在線學習與持續適應能力,緊隨戰場最新情報,實時優化並動態調整作戰方案。一旦原定方案遭遇變數或不再適用,大模型便能即時研判局勢變化,在新情境下調整策略輸出,迅速提出替代方案或修正建議,從而賦予作戰計劃高度彈性與應變力,有力支撐指揮員靈活應變,牢牢掌握戰場主動權。
指揮控制與協同作戰的“敏捷樞紐”。上下同欲者勝。未來戰爭強調體系對抗、多域協同,如何高效指揮各作戰單元形成合力是巨大挑戰。大模型將成為指揮控制體系的重要中樞,實現從“制智”向“制勝”的轉化。一是指揮意圖精准傳達。利用自然語言處理和語義理解技術,大模型能夠精准理解“誰、對誰、做什麼、何時做、如何做”等作戰指令關鍵要素,將指揮員的抽象作戰意圖,轉化為清晰具體的戰術指令和行動要求。其根據不同作戰單元的特點,生成個性化、可執行的作戰指令,確保指揮意圖在作戰體系內的精准傳遞和一致理解。二是多域力量智能協同。大模型可以協調多域力量的行動節奏和協同時序,優化目標分配、火力分配和資源調度,實現整體作戰效能的最大化。特別是在無人裝備集群作戰中,大模型發揮協調作用,為分布式作戰單元提供支持,實現自組織、自適應的智能協同。三是臨機決策與敏捷響應。面對戰場突發情況,大模型結合實時推理和快速適應技術,迅速評估態勢,向指揮員提供應對建議,大幅縮短“OODA”循環周期。大模型的快速推理架構和低延遲響應優化,確保其在短時間內完成復雜情境的理解和決策生成。當通信中斷或指揮員暫時無法直接指揮時,大模型還將根據預設授權和邊界條件,進行有限自主決策,保持作戰體系的正常運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