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澳大利亞將從日本引進新型護衛艦

顥 文
2025年08月13日09:34 | 來源:中國國防報222
小字號

據日本媒體報道,近日,澳大利亞政府宣布,已接受日本企業三菱重工的投標方案,將從日本採購11艘新型護衛艦,總金額約100億澳元(約合65億美元)。按計劃,雙方將於2026年簽訂正式合同,首艦預計2029年交付。報道稱,這是日本首次對外出口大型成品武器裝備。

澳大利亞海軍於2024年2月宣布,計劃採購一批現代化新型護衛艦,以替換現役8艘澳新軍團級護衛艦,最終選定日本三菱重工提出的以最上級護衛艦為基礎進行改進的方案。澳大利亞方面表示,選擇該方案基於多重因素考量。

從性能看,澳大利亞選定的基於最上級護衛艦改進的新型護衛艦,續航裡程達10000海裡,採用隱身設計﹔配備32單元垂發系統,最多可攜帶128枚防空導彈,為澳新軍團級護衛艦可攜帶導彈數量的4倍。該艦僅需90名艦員,較澳新軍團級護衛艦的170人明顯減少,有助於優化人力配置。同時,該艦可兼容美制“戰斧”巡航導彈,作戰系統與美日艦隊適配,便於實現戰時協同行動。此外,日本還承諾新型護衛艦交付后,全年可出勤天數超過300天,有助於提升澳大利亞海軍戰備水平。

從交付速度看,日本承諾縮短交付時間,首批3艘新型護衛艦在日本國內生產,並明確“澳大利亞訂單優先於日本海上自衛隊訂單”,以緩解澳大利亞海軍艦艇更新換代壓力。

從技術轉移看,日本承諾自2030年起,由澳大利亞本土軍工企業負責剩余8艘新型護衛艦的生產。三菱重工還計劃圍繞護衛艦生產及相關技術合作擴大對澳投資,預計為澳大利亞創造1萬個高技能崗位。此外,日本提出轉讓模塊化建造技術,確保澳大利亞企業參與率達到40%,並為后續維護提供40年技術支持。

日本此次獲得澳大利亞下一代護衛艦採購訂單,是其持續推動對外軍售的結果。借助這一合作,日本實現大型成品武器裝備的規模化出口,這背后折射出其在軍事擴張與地緣戰略上的深層謀劃。

其一,突破延續近80年的武器出口限制。近年來,日本不斷進行政策調整,推動對外軍售,在國際軍貿市場上較為活躍。2023年,日本向菲律賓出口防空雷達系統,首次突破成品武器出口限制,此次對澳軍售則邁出更大步伐。日本意圖借助這筆百億澳元訂單,激活國內軍工產業,改變其軍工企業規模較小、生產成本高的現狀。在此次交易的基礎上,日本或進一步擴大國際軍售市場份額,推動殺傷性武器全面出口。

其二,深化日美澳武器互操作性。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稱,此舉是“日澳戰略伙伴關系的飛躍”。分析認為,這背后反映出日本以技術換取影響力、通過武器裝備出口撬動地緣格局的意圖。日本在方案設計中刻意強化與美日武器系統的互操作性,旨在通過裝備出口推動日美澳三方作戰體系兼容,構建“同盟艦隊”。近年來,在美國支持下,日本以應對地區安全威脅為由,拉攏澳大利亞介入亞太地區海上事務。日本意圖通過打造軍事聯盟,為自身重塑地區秩序、謀取利益創造條件。

其三,為“軍事正常化”創造輿論。近年來,日本防衛領域推動“軍事正常化”的呼聲持續存在,但其國內及國際社會反響有限。此次對澳軍售成功,可能進一步強化日本國內保守政治勢力的訴求。短期內,其可能借此為不斷修改《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尋找借口,也為后續修改和平憲法、擺脫戰后秩序束縛成為所謂“正常國家”積累話語權。

(責編:任佳暉、唐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