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藍天有我,請祖國放心”

2025年10月01日09:30 | 來源:解放軍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金秋九月,北國春城,天空湛藍如洗。

微涼的秋風裡,第十一屆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和長春航空展如期舉行。

這是一場藍天的盛宴,更是一曲青春的禮贊。

天空中,兩架殲-16飛機呼嘯升空,完成一系列空戰動作,航跡劃破天際。

地面上,空軍航空大學2025級飛行學員錢景琦,仰首凝望著那片他將以青春和熱血守護的藍天。

一旁,剛剛完成刺殺操表演的學員馬紹凱仰望著同一片天空。雖為地面專業學員,但那同樣是他誓言用生命捍衛的疆域。

在活動現場,還有許多像錢景琦和馬紹凱一樣來自空軍航空大學的年輕學員。雖然崗位不同,但他們都以青春的擔當,叫響新時代空軍學員的鏗鏘誓言——

雲端的夢想

剛滿18歲的錢景琦從未想過,自己的“成人禮”會如此令人心潮澎湃。

一個半月前,錢景琦乘坐運-20飛機來到空軍航空大學報到。當飛機穿破雲層,看著舷窗外翻涌的雲海,聽著機艙內回蕩的嘹亮軍歌,那一刻,這個稚氣未脫的少年,第一次真切地觸摸到曾經遙不可及的藍天夢想。

雲端的夢想令人向往,但通往雲端的道路並非坦途。初入軍校,高強度的訓練讓錢景琦倍感壓力:隊列動作不夠協調,單杠考核成績不理想,單兵戰術也總是落后。最讓他難忘的是第一次3000米跑考核,盡管拼盡全力,成績還是未能達標。

“地面的路都走不好,又怎麼能飛上雲端?”深夜,錢景琦打開自己的日記本,鄭重寫下這句話。

從那天起,每天清晨,當戰友們還在睡夢中,錢景琦的身影就已經出現在操場上﹔傍晚訓練結束后,別人返回宿舍,他仍在跑道上加練。汗水一次次浸透衣衫,也讓他的步伐愈發穩健。

如今,站在活動現場,錢景琦的身姿更加挺拔,眼神也比剛入學時堅定了許多。

“選擇藍色,就有了雄鷹的本色……”面對殲-20、運-20等大國重器,錢景琦和其他千余名新飛行學員一道齊聲高唱校歌《藍天召喚我》。

陽光下,這些為藍天召喚而來的年輕學子們目光堅毅,正用日漸堅實的步伐,不斷拉近自己與夢想的距離。

空中,4架殲-20飛機以兩兩相對的陣型,從不同方向、不同高度呼嘯而來,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戰術對穿。駕駛其中一架長機的,是空軍航空大學畢業學員張凱。

十幾年前,張凱和這些年輕學員一樣,懷揣著飛行夢想從這裡起步。

聆聽著“龍吟”,正在地面服務保障的飛行學員廖文翰激動萬分,目光緊緊追隨著戰機的軌跡,不願錯過任何一個瞬間。

去年,學校曾專門邀請張凱返校座談,遺憾的是廖文翰當時未能到場。后來,當他了解到張凱兩奪“金頭盔”的經歷時,這位師兄便成了他心中的榜樣。如今,已經進入飛行訓練階段的廖文翰,心中暗暗定下“要駕駛最先進戰機”的目標,自我加壓,主動加練,不斷向自己的“極限”發起挑戰。

“鷹擊長空,必經崖邊練翅之苦。”在飛行表演間隙,廖文翰終於見到張凱,當面聆聽他的成長感悟。廖文翰請張凱為自己簽名,並與他約定:加力起飛、乘風而上,在不遠的將來共舞藍天、並肩作戰!

青春的鋒芒

青春最動人的,莫過於拼搏之中淬煉的鋒芒。

“左轉突刺——殺!殺!”

空軍軍樂團《制勝雲巔》的旋律還在空中回蕩,“飛鷹武術隊”的刺殺操方陣已整齊列隊,凜然登場。180名學員身著作訓服,手握鋼槍,動作剛勁有力,聲音響徹雲霄,讓人血脈僨張。

站在最前方的學員馬紹凱,是整個方陣的基准兵。基准兵,意味著每一個動作都必須成為全隊的標杆。表演過程中,他突刺有力、步伐沉穩,每個動作都精准到位、干淨利落,展現出扎實的訓練功底。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位在場上氣勢十足的標兵,在訓練初期卻連一聲響亮的“殺”聲都喊不出來。

“第一次訓練時,聲音小得連我自己都差點聽不清。”馬紹凱說,自己的性格有些內向,剛剛加入武術隊時總是放不開。

也是這時,學員隊組織“學戰史、戰例、戰將、戰斗英雄”交流分享會。當聽到“70多年前,在朝鮮戰場上空,老一輩飛行員不畏生死,駕駛戰機沖向敵陣,用‘空中拼刺刀’的勇氣,打出了人民空軍的赫赫威名”時,馬紹凱內心被深深震撼了。

那些駕駛戰機沖向敵陣的先輩,當年也正是和他一樣年紀的年輕人。他們在生死考驗面前展現出的血性膽氣,讓馬紹凱忽然明白了什麼才是軍人該有的樣子,也懂得了青春能夠承載怎樣的重量。

“作為一名空軍學員,我的血脈裡流淌著‘空中拼刺刀’的精神基因,絕不能被這點困難壓倒。”從那以后,訓練場上的馬紹凱像是換了一個人,伴著一聲聲響亮的“殺、殺、殺”,他的動作不僅標准,更透著堅毅,他也逐步成長為方陣骨干。

這個過程中,馬紹凱也漸漸明白,青春的鋒芒,不會憑空產生,而是來自每一次突破自我的磨礪。當這份堅韌融入血脈,青春的鋒芒便能在更廣闊的空間展露。

跳傘模擬區前,學員盧嘉禾正耐心指導前來參觀的青少年模擬跳傘。“輕拉左邊傘繩,慢慢調整角度,保持身體穩定……”他語氣沉穩、手勢精准,全程專業從容。

當盧嘉禾把印有編號的“模擬跳傘合格証書”遞到一個孩子手中時,看著孩子臉上燦爛的笑容,他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抽屜裡,珍藏著一張真正的“跳傘合格証書”,那是兩個月前,他用勇氣和堅持換來的。

剛開始聽說要進行800米高空跳傘時,盧嘉禾心中不免打鼓。為了克服恐懼,他一次次站上模擬跳台,感受失重瞬間的沖擊﹔為了讓動作更加標准,他反復練習離機姿勢和操縱要領,直到形成肌肉記憶。

實跳那天,盧嘉禾深吸一口氣,從機艙縱身躍下,果斷開傘、調整姿態,一系列動作如行雲流水。

那一刻,俯瞰腳下的壯美山河,聽著耳畔呼嘯的風聲,盧嘉禾感到,勇於迎接每一次挑戰,才是青春該有的模樣。

使命的接力

為期5天的航空開放活動,吸引了近百萬觀眾參加這場藍天盛會。

天空中,“紅鷹”飛行表演隊8架戰機呈鑽石隊形掠過天際,同步完成攀升、翻轉等高難度動作,流暢的協同與精准的姿態贏得陣陣掌聲。

下午,飛行表演結束后,教員們返回內場,飛行學員夏浩恩迫不及待地迎了上去。

“教員,這個動作太酷了!”夏浩恩話語中充滿敬佩。

“無論是表演還是實戰,作為飛行員,我們的根本使命是制勝空天戰場。”表演隊飛行員、飛行教員劉樹凱拍了拍夏浩恩的肩膀,指向一旁的飛機對他說,“別隻看表面的‘酷’,飛行表演從不僅為好看,核心是為‘戰’。”

一個“戰”字的背后,是對飛行教員們的極大考驗:飛行表演中要與多架戰機保持協同,稍有差池便有風險。在實戰中,這種編隊協同與姿態控制能力,能幫助戰機規避風險、協同作戰﹔日常教學裡,它也是絕佳載體,幫助學員快速掌握編隊飛行要領,絕非“花架子”。

或許外人難以完全體會,這樣一場飛行表演會在年輕學員心中激起怎樣的波瀾。而這些飛行教員正在做的,就是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讓這些年輕的“天之驕子”更加明白這身飛行服所承載的重量,正如多年前教員教導自己時一樣。這份使命,正在一代代飛行員間接力傳承。

當一架架戰鷹劃破長空,贏得觀眾陣陣喝彩時,在熱鬧的背后,是該校近2000名學員志願者默默付出的身影。這其中,就有大三學員戰春曉。

從解答問詢到幫助尋人,從失物招領到應急救助,這些看似瑣碎的事情,就是志願者們工作的內容。他們熟記每場飛行表演的准確時間,卻因崗位背對表演場,不能親眼目睹戰鷹翱翔的英姿。當觀眾的歡呼聲響起時,他們只能透過引擎的轟鳴,在腦海中勾勒天空之上的精彩畫面。

那一刻,戰春曉忽然明白,所謂擔當,不僅是重大任務中的勇於沖鋒,也是在對每一個平凡崗位上的全力以赴。

夢想的種子,就像蒲公英一般,既在腳下的土壤生根,也會隨風飄向更遠的地方,在更多年輕的心中生根發芽。

在“飛常體驗”軍營開放活動現場的飛行員裝備展區,學員鄧榮喜正在為前來參觀的青少年講解飛行頭盔的功能,演示氧氣面罩的正確佩戴方法。孩子們圍在他身邊,觸摸著這些平日裡只能隔著屏幕看到的裝備,七嘴八舌地問,“飛行員在天上怎麼吃飯”“飛機上的導彈是怎麼射出的”,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

“快看,這個動作叫‘雙機點贊’!”突然,天空中傳來飛機的轟鳴聲。鄧榮喜指著天空,對孩子們解釋道,“這是屬於我們飛行員獨有的‘浪漫’。”

天空中,“紅鷹”飛行表演隊的兩架戰機到達指定高度后,同時向兩側分開,雙機尾部的白色煙跡在碧空中繪出一個飽滿的心形圖案。孩子們仰著頭,眼睛緊緊跟隨戰鷹的每一個動作,稚嫩的臉上寫滿向往。

“長大我也要當飛行員!”人群中響起一個孩子的聲音,緊接著,更多充滿稚氣的呼喊此起彼伏。

“能夠點燃更多人對藍天的向往,和實現自己的飛行夢想一樣有意義。”看著孩子們興奮的模樣,鄧榮喜說,“或許有一天,我們真的能在雲端相遇。”

(責編:黃子娟、王先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