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隴南軍分區發揮紅色資源優勢深化教育實踐活動——
仰望“紅軍槐”砥礪斗志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我們按照基於現實任務確定能力需求、基於能力指標確定評估標准、基於能力落地細化行業指標的思路,逐條學習有關法規,逐個單位協調解決難題,軍地合力高質高效推進動員潛力布勢和動員能力建設。”近日,甘肅省隴南軍分區迎接全省國防動員能力檢驗評估,軍分區機關干部吳春曉向檢驗評估組介紹相關情況。
4月初,該軍分區接到國防動員能力檢驗評估任務。完成這項工作需要協調各成員單位相互配合,准備時間緊、工作任務重,如何高標准完成?翻看評估標准,負責這項工作不久的吳春曉心裡直打鼓。
從一籌莫展到信心滿滿、從無從下手到取得優異成績,與該軍分區在聚焦“鑄牢政治忠誠、打好攻堅之戰”深化教育實踐活動中,運用紅色資源激勵所屬人員賡續紅色血脈、立足本職擔當作為密不可分。
“隴南是紅軍長征途經地域最廣的地區之一,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都曾在這裡留下戰斗足跡,紅色文化積厚流廣,紅色資源十分豐富。”該軍分區領導介紹,在聚焦“鑄牢政治忠誠、打好攻堅之戰”深化教育實踐活動中,他們通過“情景式教學”與“沉浸式體驗”,引導官兵、文職人員和職工把紅色基因融入血脈,以實際行動傳承弘揚優良傳統。
“1932年4月2日,習仲勛等革命先輩領導的兩當兵變部隊在這棵700多年的大槐樹下,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游擊隊第五支隊。這棵見証了隴南第一支紅軍隊伍誕生的古槐,被當地老百姓親切地稱為‘紅軍槐’。”前不久,該軍分區組織所屬人員來到兩當縣紅軍改編地大槐樹下,重溫光輝歷史、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奮進力量。“給任務就是給機會,給平台就是給舞台。仰望‘紅軍槐’,激勵我鉚足勁干,珍惜磨礪與成長的機會。”課后討論交流中,吳春曉的發言贏得熱烈掌聲。
“數字化管理系統調取戰備器材庫物資信息、值班室應急管理系統調看轄區內重要點位交通和氣象水文情況……”前不久,該軍分區基層治理規范化建設現場會在徽縣人武部舉行,該人武部領導介紹單位信息化建設成果。筆者在現場看到,硬件設施整齊有序、要素齊全,軟件資料按類別全面展示。
今年初,該軍分區針對各單位硬件設施標准不高、功能不全,軟件資料種類繁雜、內容重疊等問題,依托徽縣人武部開展基層治理規范化試點工作。沒有資料可參考、沒有案例可借鑒,工作如何推進?受領任務之初,該人武部領導和所屬人員犯了難。
“苦不苦,想想紅軍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該軍分區領導激勵大家向革命先輩學習,把教育實踐活動煥發出的熱情轉化為工作動力,用實際行動履行好新時代國動人的使命擔當。他們遴選15名抓建骨干,赴省內7個基層建設走在前列的單位實地研學、求學取經。經過不懈努力,他們先后制定出台基層武裝工作規范化實施方案、戰備值班規范化流程、落實制度性經常性工作指南等制度機制和流程模板。
9月下旬,在上級組織的搶險救災綜合考評中,徽縣人武部風險點位研判准確、民兵分隊行動迅速、裝備器材配備到位,受到好評。(柏方圓、董亞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