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记者在南京军区某通信团采访,发现团领导上班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登录“士兵网络接待室”,回应官兵关切,在线解难答疑。这种方便快捷的工作机制,如今已成为该团党委机关密切联系官兵的一条新渠道。
该团所属基层单位分散在两省10多个市县,最远的连站距机关有600余公里。如何及时掌握基层建设形势和官兵思想动态,成为摆在党委机关面前的一道难题。于是,团里依托信息化建设成果,在政工网上设立“士兵网络接待室”,并建立多项制度机制,不断提高接待量和办复率,将其打造成“随时在线的机关”,实现与基层的全天候、无障碍交流互动。
“关键要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现在,官兵遇到难题急事,不用打电话、跑机关,通过网络就能方便地联系上相关责任人,并及时得到回复。“士兵网络接待室”已成为发现问题的好渠道、传递基层呼声的直通车。
据了解,该团领导还利用蹲连住班的机会,问需于兵、问计于兵、问效于兵。机关定期对办复情况“回头看”,对于解决不力的问题,进行二次督办;对于官兵存在误解的问题,及时疏导解释。官兵也可通过网络平台对机关办复情况进行评分,团里则对各部门办结质量及官兵满意度公开排名,并且曝光办理不及时、处置不到位的典型案例。
团政委权玉昌介绍说,今年以来,官兵围绕军事训练、政治教育、安全管理、作风建设等方面积极反映问题、建言献策,先后有25条合理化建议被团党委采纳,推动76个具体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张刚、胡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