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直10直19总设计师称要让部队使用直升机时零顾虑【3】

2014年07月15日15:24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本网专网直10直19总设计师:下个型号更满意

直-10武装直升机。

“解放军的树梢杀手”

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武装直升机发挥突出作用的代表性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不论是在空袭行动前长途奔袭、摧毁伊地面雷达站为空中打击力量开辟安全走廊,还是在地面战过程中集团出击、对伊装甲部队进行毁灭性的打击,武装直升机都发挥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海湾战争中,一架美军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甚至创造出一次出动单机摧毁23辆伊军坦克的记录!战后,各国纷纷加快了对武装直升机的研发、改装和列装形成战斗力的步伐。

此时,直-9武装直升机的作战能力已经无法与世界先进的“阿帕奇”“虎”式直升机相抗衡,我国决定自行研制直-10武装直升机。

2001年2月,37岁的吴希明成为直升机所的总设计师。

在项目研制之初,围绕着直-10应该具备哪些能力,使用部门与研制部门始终存在着不同理解。

“因为性能指标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某一项指标提的过高,必定是要牺牲其余性能,甚至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所取得的效果却未必是显著的。”吴希明解释说:“所以,直升机设计追求的是一种综合优化与平衡,在动态与变化中保持一种平衡是非常难的,需要将所有的问题了然于胸。”

了解航空器设计的人都将总体设计誉为“玄学”,即使100多年前人类已将掌握了飞行原理,但是,如何飞得更好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争论始终伴随着型号的研制,总体设计也经过多轮的迭代。

“无论是我们还是部队都异常珍惜这个机会,都希望呈现给国家一款最优秀的武装直升机,正是这些朴素的情感总能使我们放弃争论,坚定前行。”吴希明清晰地记着12年研制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随着研制的进展,直升机的航电系统与作战任务变得越来越复杂,直-10的重量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吴希明带领团队甚至要去抠0.1克的重量,因为作为武装直升机,每增加一克重量都会带来任务能力的下降。所以,提高直升机的载重性能也被看做是直升机划代的一项重要标志。

在此期间,西方曾一度进行技术封锁,限制发动机和关键材料出口。“事件发生后,我们毫不犹豫的决定重新设计。”事实上,吴希明非常感谢这次封锁,“正是通过重新设计,我们凭借着积累的经验,不仅换上了‘中国心’——国产发动机,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精细化设计,弥补了之前的一些遗憾,真正交付给部队一款性能最好的直升机。”

在重新设计的过程中,部队的飞行员与机务人员也参与其中,直-10的人机界面与战场使用维护性都得到最理想的优化。

12年的研制过程中,直-10的研制团队不断地挑战自身能力极限,吴希明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让我们全力以赴,做到我们能做到的最好!”

这12年间,他挨了很多批评,也与很多人结为生死之交!

在一次试飞过程中,直-10尾桨结构受到破坏,试飞员紧急迫降在稻田中,吴希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对尾桨的损伤状态进行初步勘察后,他意识到,如果试飞员再晚处置10秒,将失去这架直升机。

在直-10定型的庆功会上,他唯一抱着落泪的人就是试飞员!

在吴希明看来,建立部队对科研人员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直-10武器系统首次进行机上空中发射试验的时候,为了增加部队与试验人员信心,吴希明坐在直升机上亲自参与试验,他也成为中国直升机研制历史上第一个登机参与首次武器空中发射试验的总设计师。

2013年9月5日,我军陆军航空兵第一支直升机特技飞行表演队——“风雷”飞行表演队在第二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首次驾驶着直-10、直-9武装直升机进行了精彩的飞行表演。由表演队队长李魁元表演的武装直升机“筋斗”“半筋斗翻转”“半滚倒转”和“俯冲旋转”等极限飞行动作是被国际上公认的顶级难度动作,世界范围内能够完成这些动作的飞行员与直升机寥寥可数。

作为国家特级飞行员,李魁元从不掩饰对直-10的喜爱:“正是直-10的优良性能才使我们有信心去飞,而所有这些极限飞行动作的背后都有着应用于实战的战术意义,代表着技战术的前沿探索。”

直-10的成功给直升机所带来了井喷式的发展:12个主型号,几十个改进改型,我国的直升机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徐金玉(实习生)、闫嘉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