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永远铭记牺牲在共和国边防线上的英烈

2014年08月01日08:10    来源:解放军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永远铭记牺牲在共和国边防线上的英烈

  庄严列队

  石造烈士

  故土伴英烈

  探访边关烈士陵园① 西沙琛航岛

  捎一抔家乡的黄土伴英灵

  ■赵向虎 本报特约记者 邵龙飞

  新闻追踪

  “八一”前夕,祖国最南端的琛航岛革命烈士陵园内庄严肃穆,一场特殊的纪念仪式正在举行。

  在驻岛官兵深情注视下,战士王家平双手捧着一抔黄土,缓步走向墓园,将它洒在石造烈士的墓碑旁。

  这抔黄土,承载着烈士父母的遗愿,散发着烈士家乡的气息。

  这抔黄土,寄托了守岛官兵对烈士永远的纪念,也蕴藏了一段感人故事——

  王家平,琛航岛一名普通报务兵,兼任陵园管理员。守岛十几年来,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走进陵园,打扫擦拭墓碑、清理地面杂草、描写褪色碑文……年复一年,细心的王家平发现,无论是清明还是重要节日,鲜有烈士亲属上岛祭扫。原来,琛航岛远离祖国大陆,又属于军事禁区,登岛一趟颇为不易。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念头在王家平心中萌生。他决定在服役期内探访烈士的亲人,代烈士去看一看家乡、听一听乡音,力所能及地帮烈士亲人实现未遂的心愿。

  2009年春节前夕,王家平的休假申请被批准后,就踏上了走访烈士家乡的征途。可让他没料到的是,这一路远不如他想象的轻松。

  寻访第一站,石造烈士的家乡——湖南涟源。几十年过去,烈士生前部队多次裁、转、并、改,档案资料已无从查起。于是,他又把眼睛转向当地民政部门,虽然在当地烈士名录中查到了相关记录,但由于具体地址不详,找人的事犹如大海捞针。

  短暂的假期很快就过去了,寻找烈士的工作却没有理出太多头绪。回到部队后,王家平发动湖南籍战友帮忙打听,动员退伍战友上网发帖求助。两年后,终于找到了能为他提供帮助的热心人。

  2011年5月,在涟源市三甲乡田井村新建组,王家平终于见到了石造烈士的双亲。昏暗的房屋内,年过8旬的两位老人患病半躺在床上。得知王家平的来意后,烈士的老母亲李素凡坐起来紧紧抓住他的手,话未说泪先流。

  这些年,两位老人什么苦都吃过,可他们说这些都不算苦,最觉得苦的是攒了一肚子话,却没法告诉牺牲的儿子。王家平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坐在两位老人面前,王家平摁开录音笔,静静倾听那发酵了30多年的思念……临走前,王家平咚、咚、咚连磕了3个响头。他说:“这是代表烈士未能给父母尽孝的一点补偿,这也代表驻岛官兵对两位老人的一份敬意。”

  回到岛上,王家平第一时间来到石造烈士的墓前,摆上从烈士家乡拍摄来的照片,打开录音笔让烈士听一听父母的呼唤。在这之后,王家平又先后到了好几位烈士的家乡,为烈士带回了家人和家乡的信息。

  无论烈士走得多远,亲人的思念却从来不曾走远。王家平深有感触地谈到,许多烈士的父母年逾古稀,有的人虽然神志都不太清楚了,却能清晰地记得烈士离家时胸戴大红花,村里人敲锣打鼓送行时的场景。他说:“每一次探访,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王家平了解到,湖南涟源之行后不到一年时间,石造烈士父母先后去世。李素凡老人在弥留之际,曾透露了一个遗愿:儿子在很远的地方躺了几十年,肯定十分寂寞想家,能否捎一抔家乡的黄土给他做伴。

  为了实现烈士母亲的遗愿,王家平不久前专门托人到了烈士家乡,取来一包黄土捎上海岛。为此,琛航岛官兵专门举行这次仪式进行纪念。

  一抔黄土祭英烈,大海扬波慰忠魂。琛航岛守备营教导员陈明阳告诉记者,他们将协助王家平把这件事继续做好,让陵园内18位烈士都能枕着故土长眠。

  相关链接

  西沙海战烈士陵园

  三沙市琛航岛上的西沙海战烈士陵园全称“永乐群岛自卫反击作战烈士陵园”,是我国最南端的烈士陵园。

  这是为纪念1974年1月19日在西沙永乐群岛自卫反击作战中牺牲的海军南海舰队冯松柏、周锡通、曾端阳、王成芳、姜广有、王再雄、林汉超、文金云、黄有春、李开友、郭顺福、郭玉东、杨松林、罗华胜、周友芳、曾明贵、石造、何德金18位英烈修建的。

  陵园坐北向南,正面的汉白玉纪念碑上书写“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红色大字,碑后是铭文和英烈的集体墓穴,主墓碑左右分立18个方块墓碑,上刻烈士生平和简要事迹。

  英烈故事

  一等功臣、烈士冯松柏——

  战场“定盘星”

  1974年1月19日清晨,274艇在广金、琛航岛巡逻时,4艘敌舰前堵后跟,蓄意挑衅。

  突然,敌16号舰开足马力,冲进我编队将389舰左舷撞坏。战士们见敌人如此猖狂,肺都要气炸了,纷纷问:“为什么不打?”面对大家的急躁情绪,艇政委冯松柏及时深入战位做大家的思想工作,一方面揭露敌人的险恶用心,另一方面引导大家深刻理解不打第一枪,不主动惹事又绝不示弱的对敌斗争政策,发挥了战场“定盘星”的作用。

  突然,敌舰将所有火炮一齐转向我舰,他和艇长见势果断下令:“瞄准敌舰,准备战斗!”炮盘飞快旋转,炮口对准敌人,冯松柏站在指挥台上高喊口号,激励全艇官兵的战斗热情。

  此时,南越军舰集中火力向我舰开炮,正在指挥战斗的冯松柏被一发炮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

  一等功臣、烈士郭玉东——

  海上“黄继光”

  1974年1月17日,389舰给养员郭玉东随舰赴西沙执行任务。

  1月19日上午,南越军舰首先向我舰开炮,西沙海战就此打响。战斗中,敌舰一发127毫米穿甲弹从水线下穿透了后住舱左舷钢板,射透后弹药库的两层壁板并打进主机舱,几个舱室全部着火,郭玉东腹部和腰部负重伤。

  此时,海水顺着弹药库上的弹洞涌入舰艇,情况万分紧急。如果海水灌进主机舱,漫过鼓风机,舰艇的主机就会停车!郭玉东不顾弹药舱随时可能被大火引爆的危险,脱下军装奋勇堵漏。漏洞虽然被郭玉东死死堵住,但他却因伤势过重倒在战位上,为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战斗结束时战友们看到,这位像黄继光一样的勇敢战士倒下的位置离舱口梯只有3米,而他的身体却紧贴灼烧过的弹药库,仍然保持堵漏的姿势。

  今天,我们去追寻什么

  ■张科进

  共和国的边防史,是鲜血凝成的——

  如果不是经历过那场战斗的人介绍,谁也不会关注南部边境这处不起眼的小山坡。当年,为了这块“巴掌”大的无名高地,13名年轻的中国军人义无反顾,为国捐躯。这样的无名高地,曾经遍布那条边境线。

  在西藏边防一座悬崖峭壁上,赫然雕刻着“将军崖”3个大字,这是30年前西藏军区第5任司令员张贵荣倒下的地方。这位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笑傲沙场的老兵,却因“极度疲劳”牺牲在勘察边防的路上。

  在新中国走过的65年风雨历程中,像他们这样牺牲在边海防的英烈无以计数。他们为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幸福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有的牺牲在边境自卫反击的战场上,也有的牺牲在执勤巡逻的道路上,还有的牺牲在抢险救灾的水火中……

  不管牺牲的是将军,还是普通一兵,每一位边关英烈的故事都是一部英雄史诗,每一个边关英烈的坟茔下都埋藏着一个不屈、不朽的灵魂,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永远闪耀着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光芒。

  然而,严酷的现实我们必须正视:随着部队编制体制的调整,加之人员的流动,边关不少烈士的资料已然流失。谁能知道,那一串串冰冷的统计数据中,还“掩埋”了几多忠魂?

  西藏亚东烈士陵园里,42名英烈仅有10人留名。陵园中,几行已经有些漫漶的简介,深浅不一地刻在半人高的墓碑上,这就是一名边关英烈的全部。然而,更多的墓碑上早已空无一字。更令人忧思的是,这在边关的一些烈士陵园中并非个例。

  如果我们停下追思的脚步,今天的“有名烈士”就可能成为将来的“无名烈士”!为了永远不能忘却的纪念,我们决定立即起程,准备用两三年时间去探访边关的每一座烈士陵园。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边关纪行,而应是一次灵魂的朝圣之旅。今天,我们去探访边关烈士陵园,是为了永远铭记牺牲在共和国边防线上的英烈,更是为了解开蕴含在他们身上的核心价值观密码,从而为实现中国梦和强军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从即日起,本版将联合中国军网、解放军报微博“@军报记者”推出大型专题“探访边关烈士陵园”,并将每一名边关英烈的信息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形式整理出来,在中国军网上建一座数字化的“边关英烈纪念馆”,供大家永远去祭奠、追思,使之成为一项福泽后世的“铸魂工程”。

  亲爱的读者,请您在方便的时候点开我们的网站,给那些为国家、民族和人民而牺牲的英烈,鞠个躬、敬杯酒、上炷香。(邵龙飞)

  本栏照片:赵向虎

  版式设计:邓方宇

分享到:
(责编:闫嘉琪、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