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鼓催征马蹄疾,满城风景半城兵。
中原腹地驻马店市,素有“兵城”之称,古为战略要冲,曾因行军安顿之地而得名。15年前,伴随我军作战样式转型,济南军区确山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在此应运而生。演兵场上,常年铁流滚滚、狂飙惊雷。
该市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伴随强军实践的铿锵步履,在“能打仗、打胜仗”这场“时代赶考”中,探索“从生活拥军向打仗支前转变,从应急角色向应战方阵转变,从规模支前向精确支前转变”的新型支前模式,助推部队战斗力和民兵应急应战能力双跃升。该市连续3届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4次蝉联河南省“双拥模范城”,军分区多次被上级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
从满足部队生活需求,到主动适应打仗要求
支前理念要转型
“在战争史上,伟大的观念比伟大的将军更少,但影响范围更大。”驻马店军分区司令员万丽华的笔记本扉页上摘录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的这句话,至今发人深省。
尽管时隔4年,但那一幕仍刻骨铭心。
2010年初秋,确山训练基地组织大规模军事演习,时任某摩步旅旅长的万丽华率部队参演。一天,驻地领导拉着两吨西瓜和鸡鸭鱼肉,辗转40余千米找到他所在部队进行慰问。
谁知,慰问团刚入营门,战斗警报突然拉响,官兵迅速拔寨而去,慰问品没能送出去。更让他想不到的是,隔壁友邻部队因为装载慰问物资,耽误了10分钟机动时间。
“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咱亲人解放军……”慰问车上播放着经典老歌,万丽华心里却五味杂陈。
巧合的是,3年后,万丽华到驻马店军分区任司令员。
在全军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如火如荼时,驻马店军分区组织的“战斗力、动员力、支前力标准大讨论”也风生水起。
“确山演兵场是作战部队的‘磨刀石’,他们从这里走向战场,部队作战模式在转变,我们的支前理念也要转型!”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开始加速探索“从生活拥军向打仗支前转变,从应急角色向应战方阵转变,从规模支前向精确支前转变”的新型支前模式。
流火8月,确山训练基地迎来诸兵种合成演练高峰。建军节前夕,驻马店市委常委议军会在某部外训点野战帐篷内召开,议题直通演兵场:“完善特种装备、卫材、船舶、油料等国家级‘国防经济动员中心群’,整修国防公路,为民兵分队配备信息化新装备等7项‘军字号’工程。”
支前新理念新模式带来新变化。记者在某摩步旅外训点看到,今年确山县军地慰问团带来的是一张绘制翔实的“确山县交通地图”。县委书记栗明伦介绍说:“随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城乡道路变化快。我们组织交通、水利等部门和民兵分队,对公路布局、道路宽窄、道桥载荷、涵洞高低进行翔实标识,为部队提供参考。”
从应急到应战,从形散到神聚
动员力量塑成实战方阵
3年前的8月,泌阳县下碑寺乡突发洪水,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分队成功将被困群众全部转移;此后不久,确山县玉皇顶突发山火,确山县人武部紧急动员400余名民兵扑灭大火。
两场“赴汤蹈火”的战斗赢得一片喝彩。
然而,随后在一次保障战役军团机动演练中,3支道路抢修分队因部分人员和装备在外施工,仓促上阵,结果贻误了战机。
审视着民兵分队花名册,军分区领导眉头紧锁:编制表上民兵齐装满员,但战场上能拉得出、用得上吗?
应急到应战,一字之差,背后却是动员力量的一场变革与转型。万丽华介绍,他们在做“减法”中“瘦身”强体。过去进入民兵队伍很容易,现在进门就要“高抬腿”,高技能、高素质专业技术型民兵比例达到75%;借助城镇化推进东风,民兵应急分队向行业系统、科研单位、高技术产业拓展,建立了交通、通信、电力等多支民兵应急分队。
记者在该市国防经济动员指挥中心目击一场军地联合演练。只见指挥员轻点鼠标,全市多类多家企业的生产、储备等动态数据一目了然;输入需求数据后,一份部队作战保障物资清单自动生成,瞬间传送到战备物资储备基地。装载现场不见手搬肩扛的人海画面,10余名民兵完成了近百吨物资的操控。副市长张昕介绍,市里依托城市数字化、“物联网”等信息平台,建立的国家级“国防经济动员中心群”和军事物流民兵运输分队,可快速精确配备至战场终端。
谈及动员力量的可喜变化,市委书记余学友说:“我们这些队伍散之为民,聚之为兵,散兵统管,形散神聚。支前的脚步只有紧跟打仗的铁流,才能铸就打赢铁拳。”
从“纸上点名”到沙场点兵,从闭门训练到“开门”求战
贴近战场练支前
近年来,尽管军分区身在后方,但目光始终紧盯风起云涌的未来战场。对如何“练打仗、练动员、练支前”,军分区政委张卫东告诉记者:“每年全军数万部队来确山演兵,我们也要把激烈对抗的‘准战场’当作练兵备战的大考场。”
5月下旬,济南军区水上训练基地薄山湖水库硝烟弥漫。只见插着民兵旗帜的9艘冲锋舟劈波斩浪,配合作战部队的水上运输力量展开人员输送、水面破障、滩头登陆等课目训练。
被演习指挥部誉为“水上轻骑兵”的这支民兵分队,是汝南县人武部民兵渡河抢险连。他们常年和驻训部队联演联训,先后190次完成应急应战任务。
去年7月,某师在确山训练基地组织核生化防护演习,军分区领导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陌生课目练兵时机,主动请缨配属演练,派出4支防疫洗消民兵分队参演,6套防护预案得到实战检验。
走进硝烟战场,砥砺后备铁拳。该军分区依托确山训练基地和某炮兵旅建立3个军事训练协作区,出台7个联演同训机制,每年分批组织军分区、人武部带民兵应急分队开展联训、联修演练。15年来,保障部队重大演习60余次,民兵应急应战能力得到实战检验。
从重市场到重战场,从“打下手”到“打头阵”
后备铁拳担负保障先锋
新形势下,地方加速经济建设,对民兵分队的需求逐渐增多,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市场建设、轻战场备战的意识;还有人认为,打仗轮不到民兵上前线,给部队打下手就行了。
市长武国定在国防动员联席会上,对各县区“一把手”坦言:“往哪个地方用兵,不只是人力、财力、精力的投向问题,而是我们对待部队战斗力建设的根本态度和鲜明导向问题,大家一定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去年9月,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驻马店召开,来自国内外的5600多家企业、2万余名客商参会,安全保障压力大,有人建议抽调1000名民兵参与安保。此时,恰逢2万余名官兵进入到确山军演。武国定态度坚决:“人不够我们想办法,在部队演习训练的节骨眼上,不能随意动用民兵。”
今年初,军分区党委部署新年度工作,将11类24项重点工作逐一与“能打仗、打胜仗”要求“对表”,砍掉9项与战斗力建设关系不大的工作,同时将90%的评优评先项目向战斗力建设上倾斜。
7月24日,某机步旅在确山训练基地的攻防演练激战正酣。突然,前方道路桥梁被毁。迅即,伴随保障的3支道桥抢通民兵分队,携带工程机械快速协助该旅工兵分队抢修。70分钟后,部队参演装备从简易钢架桥上疾驰而过。
当晚8时,参演民兵分队立足未稳、人困马乏,又接到导调组“隐蔽伪装”的指令,要求次日6时前完成营级指挥所工事地下化。驻马店军分区紧急动员附近7个采矿点的14台挖掘机和铲车,分赴4个隐蔽区域“掘地三尺”。次日拂晓,阵地上不见一兵一卒、一车一炮。
题图:驻马店民兵装备抢修分队快速出动及时对战损车辆装备进行维修。
马 昕摄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