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2】

2014年08月15日08: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甲午留给中国剜心之痛

甲午战争,是日本由半殖民地向对外殖民的转折点,是日本称霸亚洲的起点。这场发生在日本与朝鲜、日本与中国之间的战争,是日本明治维新后走向世界的标志。

这场历时9个月(1894年7月牙山之战至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的战争,对于日本是有重要意义的,对于朝鲜和中国则代表着耻辱和无能。这是一场军国主义对封建主义的凌辱,是资本主义对半殖民地国家的践踏,是先进对落后的一次无情嘲讽。

甲午战争的结局是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向日本赔款2亿3150万两白银。其中赔偿军费2亿两,赎辽费3000万两(注:马关条约签订6天后,俄国、法国和德国向清朝政府表示了最强烈的不满,于是在3国联合进行的干涉下,日本最终决定放弃辽东半岛,代价是中国以白银3000万两将其“赎回”,史称“三国干涉还辽”),日军威海卫驻守费(占领费)150万两。

当时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8000多万两,日本政府全年财政收入折合白银6000多万两。战争赔款相当于中国全年财政收入的近3倍,日本全年财政收入的近4倍。另外,日军在甲午战争中除赔款外还从中国掠夺了价值1亿多两的财富,而中国同时还遭受了战争的巨大破坏。

甲午战争对中国和日本的影响极大,使清政府不得不向欧美银行高息举债偿还巨额赔款,造成列强对中国经济命脉的控制,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战争的结果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发展,造成中国的进一步沉沦。

这么多战争赔款加速了日本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使日本更加发达,一跃成为亚洲唯一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反过来也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胃口,进而更加疯狂地掠夺中国及东亚资源。

明治维新后,日本加快对外侵略扩张,吞并琉球并改称冲绳县后不久,便密谋侵占钓鱼岛。在清朝败局已定背景下,日本政府认为“今昔形势已殊”,要求将在钓鱼岛建立国标、纳入版图事提交内阁会议决定。1895年1月,日本内阁秘密通过决议,将钓鱼岛“编入”冲绳县管辖。同年4月17日,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署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钓鱼岛等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一并被割让给日本。1900年,日本将钓鱼岛改名为“尖阁列岛”。

“今年是甲午年。120年前的甲午,中华民族国力孱弱,导致台湾被外族侵占。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给两岸同胞留下了剜心之痛。”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时说,在台湾被侵占的苦难岁月里,无数台湾同胞用鲜血和生命来证明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离的成员。

历史罪责早该彻底清算

120年后的今天,炮声已停止,硝烟已散尽,但东海黄海依然波涛不断,暗流涌动。战争馈赠给侵略者的红利依旧在被享用,遗留给中华民族的耻辱仍然压在每个有良知的国人心头。

甲午战争是日本挑起的非正义侵略战争,而日本称之“义战”(内村鉴三语)、“文野的战争”(福泽谕吉语),这种强盗逻辑没有在日本受到驳斥。二战以后,日本未能认真清算其对外侵略的历史文化传统,而是将这种传统推尊为“国粹”,丰臣秀吉、乃木希典、东乡平八郎、山本五十六等战犯,被尊之“战神”,视为日本史上的军事英雄,受到顶礼膜拜;佐藤信渊、吉田松荫、福泽谕吉则是广受敬重的思想家,力倡侵华、侵朝的福泽谕吉的头像一直印在万元钞票上。现代日本右翼政治家(从岸信介、小泉纯一郎到安倍晋三等)及右翼文人(三岛由纪夫、石原慎太郎、百田尚树等)强劲地坚持并弘扬这种历史传统,在民众中拥有颇高的支持率,这是必须重视的文化现象。

1943年12月1日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必须归还中国。其后发表的《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明确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1972年发表的《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本重申,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说,《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是战后中国从日本手中收复台湾的国际法依据,也是中日之间解决钓鱼岛归属问题的法律基础。根据这两份文件,日本于1895年甲午战争末期非法窃取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从国际法角度属于中国。钓鱼岛问题,至今还影响着两国之间的关系。

刘江永指出,这120年的第一个60年,日本经历了维新、扩张、侵略的过程,给世界带来了灾难。第二个60年,日本坚持和平发展,实现了自身的繁荣并深刻影响了东亚的国际格局。

如今,是第三个60年的开端,日本在首相安倍晋三内阁的执政下正在迅速右倾化,安倍也公开表示过对伊藤博文的崇敬,事实上安倍内阁与120年前的伊藤内阁是有相似性的。这需要引起世界的警惕。

当年与日本同为列强的西方国家在中日甲午战争的问题上一直立场模糊,许多人认为日本的行为不是侵略战争。在今天的日本,许多年轻人甚至不知道有中日甲午战争,老一辈人知道的,也不认为那是侵略战争。

有一点必须说明,日本明治维新之后,迅速走向殖民扩张道路并成为军国主义国家。在这一过程中,中日甲午战争是十分关键的一个节点,这为日后的日俄战争以及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埋下隐患。如果再追溯到16世纪末丰臣秀吉侵略朝鲜半岛,可以看到日本国家思想的一脉相承。日本为何一错再错?这其中值得总结、研究并警醒的东西很多,很多。(陆培法)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徐金玉(实习生)、赵艳红)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