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24小时滚动新闻

汲取传统文化养分 激发强军精神力量

■左振宇

2014年08月19日05:02    来源:解放军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汲取传统文化养分 激发强军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习主席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对中华血脉的坚守。

  伟大的梦想基于伟大的实践。实现强军梦,关键在党,基础靠全军指战员的不懈努力,要义是不断提升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汲取包括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强大正能量。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面对新时期实现强军梦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汲取还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还有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我们应具有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强军梦精神力量的高度自觉,进而切实把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强军梦的强大力量。

  ——编 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当代革命军人的“脊骨”和“底气”,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磅礴力量,从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养分,补充血脉,牢固根基,激发高度的政治自觉、强大的战斗精神、过硬的作风修养,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强军篇章。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精忠报国、忠义仁爱的价值追求,不断铸牢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报国、忠诚献身的信念追求历来是主旋律,“当须殉忠义,身死报国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无不体现了这种责任和担当,饱含着为信念为正义为国家舍生取义的大爱情怀和崇高境界。中国历史上之所以能锻造出一支支能征善战、彪炳史册的英雄军队,如岳家军、杨家军、戚家军等,正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用忠君爱国价值取向培育的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为治军主题结出的硕果。

  国有魂则兴,军有魂则强。强军兴军,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报国的“国魂”,又要结合弘扬时代精神铸牢听党指挥的“军魂”。习主席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这种爱国主义的“国魂”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我们要在学习传承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中“安邦保民”“精忠报国”的忠贞思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取向,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使传统文化孕育的大忠大爱大仁大义的感情基础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高度一致起来,切实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不动摇,永远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粉身碎骨全不怕”等忠贞不渝、威武不屈的精神,使之成为涵养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不断培育官兵爱党、信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品格。要学习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求“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耳濡目染”“浸润熏陶”“教化于习”的思想,注重从政治上对官兵长期熏陶、教育养成。“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要抓住根本来培元,铸牢官兵精神支柱,做深做细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养成工作,把提升官兵政治鉴别力作为第一位的素质来修养锤炼,把占领思想、铸牢军魂作为第一位的工作攥紧抓牢,使官兵善于从政治上思考、观察、分析问题,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清醒自励,确保在理想信念上坚贞高远,在价值追求上坚定执著,在路线原则上坚守不渝,为强军兴军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可靠政治保证。

  秉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刚健自强、坚忍勇毅的宝贵品质,着力锻造能打胜仗的意志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和“坚韧不拔、勇毅担当”的精神特质,从“愚公移山”到“闻鸡起舞”,从“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到“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刚健自强、坚忍勇毅的奋斗历史。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我们正处在国家由大到强、面临的挑战考验前所未有的关键历史阶段,强军兴军的使命从来没有如此紧迫和重要,接力棒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这一代军人身上。我们要深刻领会习主席指出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刚健自强、坚忍勇毅的宝贵品质,继承弘扬历代先贤发愤图强的进取精神,从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高度,勇敢地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更加振奋精神,砥砺前行,时不我待,奋发有为。

  “狭路相逢勇者胜”。历代兵家都强调“尚勇治气”,把激发军人的战斗精神放在重要位置,同时也强调勇中有智,推崇“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无畏气魄,向往“杀出一条血路”的豪迈气概。今天,无论战争形态如何变化,“勇敢”始终都是撬动胜利的支点。我们要以传统文化崇尚的勇敢坚毅为激励,遵照习主席强调的“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从难从严训练部队”,结合急难险重任务,加强在复杂恶劣、近似实战的战场环境中磨炼战斗意志、砥砺打仗作风,提高官兵遇险不惊的应变能力、遇强不惧的承受能力、遇惑不乱的防护能力、遇难不馁的抗挫能力,面对任何强敌,都有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勇于一往无前、决战决胜。

  要善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与时偕行、勇于进取的精神特质。坚持开拓进取、创新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用中华传统军事文化智慧的火苗点燃现代科技战争的引擎,使我们的勇敢坚毅、大智大勇随着信息化迅猛发展、战争形态演进、作战方式变化而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充分认知和尊重信息化战场的科学规律,准确把握战斗力的科学性、时代性、发展性,始终把勇敢坚毅精神和战争谋略运用、科学理性态度有机统一起来,做到随科技之势而动,因科技之势而发,乘科技之势而上。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勤谨务实、俭朴廉洁的道德修养,培育养成当代革命军人优良品德和作风

  我国古代军队历来重视对军人的“以礼教化”,讲究“修德取胜”,坚持“以纪治军”“内修文德,外治武备”。习主席深刻指出:“古往今来,作风优良才能塑造英雄部队,作风松散可以搞垮常胜之师。”历史上,霍去病孤军千里击斩匈奴、岳家军威名令金军闻风丧胆,无不是因为这些军队治军从严、作风优良,在物质匮乏、环境艰苦的条件下,能够保持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意志,焕发披坚执锐、有我无敌的斗志;在物质丰富、条件优越的情况下能居安思危、心存忧患,始终保持勤劳节俭之风,时刻怀有昂扬进取精神。历史也证明,一支军队如果不能保持优良的作风,不管最初多么骁勇善战,都会被历史淘汰。李自成“进京赶考”失败,八旗子弟沦落为提笼架鸟的公子哥,都是明证。

  我军是人民的军队,作风优良是我军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长期以来,我军正是善于从丰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培育形成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如今,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大潮中,面对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渗透,我军要始终无愧于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光荣称号。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就必须按照“标准更高、走在前列”的要求,把作风建设抓得紧而又紧,实而又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修身正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强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身正,不令而行”。作风纪律建设和精神风尚养成,领导做好表率至关重要。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引领性,无形之中都是在营造一种风气、提倡一种追求、树立一种导向。习主席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要坚持以上率下”,要“从自身严起”,“打铁还需自身硬”,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带领部队、管理部队,不仅要带头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军事纪律和群众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更要带头落实上级的命令指示不讲价钱、不打折扣,进一步树立求真务实、公道正派、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奋发有为的良好形象。

  一支军队的精神风尚如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风气,在于对传统美德礼敬对待、矢志不渝坚持、日积月累养成、一点一滴塑造。要按照习主席强调“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要求,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先进的思想文化、高尚的传统道德精神培育官兵,积极进取,始终坚守革命军人特有的理想信念、气节操守,始终坚定强国梦、强军梦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

  (作者系军委办公厅干部)

(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