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③
④
⑤
离开营区,告别家人,赶赴施工一线,再次回来可能就是一年半载以后。由于任务的特殊性,第二炮兵某通信工程团官兵常年转战大江南北,难得回营区,很多军嫂虽已随军,但依然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
针对随军家属生活负担重的实际,该团党委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研究决定成立家属委员会。团党委不仅为家属委员会提供活动场所,还购置了一批文体娱乐器材。自此,每天傍晚,唱歌跳舞、组织比赛,营区洋溢着军嫂们的笑声和歌声;他们还充分发挥随军家属职业、专业优势,帮助军嫂选择就业岗位,提高军嫂的就业竞争力;成立子女教育、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互助小组,传授知识、交流心得,谈心疏导、化解矛盾;家属委员会还积极为部队大龄青年官兵牵线搭桥,帮助解决婚恋问题;每逢重大节日,他们还精心编排文艺节目,丰富军营的节日文化生活。
“后方稳固,前方才能安心。”该团政委孙庆果说,家属委员会对团队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军嫂们的“幸福港湾”,更是一线官兵的“坚强后盾”。刚从工区回来的二级军士长陈庆华说:“结婚十多年了,以往和妻子通电话,妻子总少不了一番埋怨。如今,电话里妻子又说又笑,我心情也好了,工作劲头更足了。”
付建华 本报特约记者郭义闯、陈双维摄影报道
图①: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军嫂们的业余生活。
图②:家委会成员热心为即将举行婚礼的新人布置新房。
图③:双军人家属李宇丽利用休息时间为小学生辅导功课。
图④:家委会通过微信群及时发布各类活动信息。
图⑤:军嫂为爱好声乐的小朋友进行乐器培训。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