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采访军嫂兰园园,她哭了,那时她丈夫叶忠宇刚“走”1个多月。4个月后,再次采访兰园园,她笑了。虽然刚上班工作辛苦,但看得出,她笑得很开心。兰园园由“哭”转变为“笑”,缘于丈夫生前所在部队——沈阳军区某仓库官兵的关怀和帮助。
10年前,兰园园在吉林市郊一家农贸市场卖菜时,与经常来买菜的该仓库司务长叶忠宇相识、相恋。婚后不久,女儿叶航序出生,就在一家人为这个小生命的到来而高兴时,不幸发生了。
2006年10月,叶忠宇被确诊患上“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期间,他常对妻子说:“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当够兵,如果哪天我不在了,一定要把女儿培养成人,让她长大后当个好兵。”今年1月11日下午,叶忠宇的病情突然恶化,永远闭上了眼睛。兰园园母女俩难以接受,守在病床前抱头痛哭。
“忠宇走了,我们应该帮助兰园园重新站起来,把他的女儿抚养成人。”处理完叶忠宇的后事,该仓库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为其遗属服务解难的问题。财务部门第一时间结算了保险、住房资金等款项,把钱送到了兰园园手中。仓库党委除办理正常的一次性抚恤金外,还为兰园园母女申请定期抚恤金,使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有了经费保障。随后,他们开展“爱心传递爱心、爱心温暖军营”活动,采取单位拿一点、官兵自发捐一点等办法,为小航序建起“爱心助学基金”,鼓励官兵及家属广泛与兰园园母女认亲交友,与她们聊天、散步、聚餐等,帮助她们从失去叶忠宇的痛苦中走出来,在军营大家庭的亲情抚慰中重拾生活信心。
5月上旬,小航序给仓库的全体官兵写信说:我想爸爸了,但爸爸已经不在了,以后你们就是我的爸爸,很想喊你们一声“爸爸”。感动之余,仓库官兵专门举行了一个“兵女儿认亲”仪式,建立爱心助学、亲情抚慰等对小航序关爱的长效机制。仪式结束,小航序回到学校,欣慰地对小伙伴们说:“我又有爸爸啦!”
孩子是天真的,有点阳光就灿烂。成人却不同,叶忠宇“走”后,兰园园整天闷闷不乐,还经常失眠。分部政委刘立强要求仓库官兵要做好后续心理和生活的双重关怀,并安排体系医院的心理医生对兰园园进行心理治疗。为让兰园园重新融入社会,他们还协调当地政府,为她在女儿学校附近找工作,一位开超市的军嫂被兰园园的故事感动,聘用了她。
大家的关怀感动了兰园园,她说:“我这辈子最大的不幸,是年纪轻轻丈夫没了;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是我的丈夫是军人,在我最困难的时候,部队里有那么多战友帮助我……”
点 评
既要帮物质更要帮精神
■刘立强
当身边的人遭遇不幸和困苦时,伸出援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所在。然而,物力、财力等援助,只能解一时之困;只有助人坚强,帮其自立,才是治本之策。
人生,总有一些路,要独立去走;总有一些事情,要独立去面对。因此,关爱别人既要及时给予物质援助,更要帮助他们尽快从悲痛绝望中走出来,树立自信,真正从精神上站起来。沈阳军区某仓库官兵帮助已故战士家属的做法,充满了正能量,散发着浓浓的人情味,值得借鉴。
(原稿刊于7月31日《前进报》)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