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董向远、特约记者陶连鹏报道:不久前,第26集团军某团七连博士连长辛元在拉动考核中,试用自己研制的夜间辅助照明器材,在保证隐蔽性的情况下使某新型装备展开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二。看到个人所学转化为部队战斗力,辛元越发自信。该集团军领导介绍说,辛元紧盯未来战场建功基层的事迹,成为集团军部队战斗力标准大讨论中的生动教材。
辛元2003年7月本科毕业后分配到该团任排长。到部队后,他迅速进入角色,领衔编写的新装备操作规程在全团推广。一年后,团党委研究准备让辛元代理连长,可他却有了“本领恐慌”——牵头探索装备通信组网新方式时感到力不从心,战法训法创新许多难题未解……在团领导的支持下,辛元带着课题返校读研。
在校学习期间,辛元参与的项目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回到团队后,辛元撰写了全套新装备训练教案,探索总结了10多种装备运用新方法。随着实践的深入,辛元又看到自己的素质短板——指挥能力不足。他边工作边备考,于2009年考取指挥类博士研究生。
2012年博士毕业前,很多单位向辛元发出邀请,可他坚定地回到原部队,并且没有进入机关,而是主动选择了连长的岗位。由于上学时间较长,辛元晋升偏慢,当年一同分配到团队的战友,职务几乎都比他高,所在营的营长是他的同门师弟。对此,辛元不仅从没有说过一句后悔,而且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战法、训法的探索中。
战胜“本领恐慌”,补齐素质短板。辛元任连长2年,探索出6项新战法,参与团里2个课题攻关,其中1项已申报军队科技进步奖,所带连队被上级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3名战士在全军和军区比武中夺冠。他个人被军区表彰为“优秀四会教练员”。(陶连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