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武警总医院原心外科主任王奇:用生命照亮患者心灯

2014年09月19日14: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武警总医院原心外科主任王奇:用生命照亮患者心灯

  王奇正在实施心脏外科手术。 周明政 摄

  王奇为先心病患儿进行术后检查。 周明政 摄

  王奇到革命老区巡诊。 周明政 摄

  他医治了千万患者的心脏,自己的心脏却停止了跳动;他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自己的生命却过早地逝去。

  2013年11月17日周日晚上,武警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奇,连续五天实施手术抢救患者,过度劳累出现头痛症状,完成最后一台手术后晕倒在自己家门口。从昏迷中醒来时,他预感自己情况不好,留下了生命的最后嘱托:明天把我的手术停了吧!12月1日清晨,王奇因脑出血经抢救无效逝世,年仅49岁。

  谈起王奇,他的同事、同学、家人,无不为失去这样一个好医生而感到可惜。作为一名普通的心外科大夫,王奇把所有的爱都奉献给了患者。26年从医路,他用爱心为患者重新点燃生命的启明灯,是一位可以把生命相托的人。

  9年经营,将科室从白手起家到国内一流

  2004年10月,武警部队心脏病研究所在武警总医院成立,心血管外科急需学科带头人。在武警总医院邀请下,王奇几经思索,作为引进人才,从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只身来到了武警总医院。

  当时的心外科,摆在王奇面前的只有一名医生,一名技师,一台用了15年的体外循环机,没有监护室,一年仅有的13台手术,多数是外请专家做的。

  从监护室的布局、仪器购置、护理人员培训,王奇无不亲力亲为。短短几个月,一个具备国内先进水平心外科展现在全院官兵面前。但王奇意识到,做大做强一个科室,必须带强队伍、打响品牌。他带队四下山西、七上内蒙、三赴沂蒙,走村串户为贫困老百姓义诊筛查先心病,一台台手术精心地做。

  在心脏外科领域,能够代表学术水平的是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每次遇到从外地转过来或是北京其他医院不接收的患者,王奇不会因担心影响声誉而将患者再次推出医院,他说:作为一名心外科医生,每一台手术都是一场无形的战斗,我们必须勇敢地和患者站在一起,共同承担风险。

  12岁的琳琳,患有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共同动脉干。手术风险高、难度大,没有哪家医院接收。2006年夏天一家人找到王奇时,琳琳的病情已经非常危重。有的同事为王奇担心,怕万一不成功砸了招牌,王奇却态度坚定,“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对待病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他精心制定方案,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面对琳琳术后突发的严重肾功能不全状况,王奇吃住在病房,24小时监测血压、心电、液体出入平衡,蹲在病床前查看尿液,密切观察心肾功能变化,随时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用量。经过7天7夜的抢救,琳琳终于转危为安。

  调任武警总医院仅一年,人到中年的王奇,头发就全白了。

  经过9年的苦心经营,王奇和他的团队从零起步一路走来,形成了业务特色和品牌优势,可以完成复杂先心病、瓣膜置换、心脏搭桥等手术,并在多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低体龄、低体重、复杂心脏畸形矫治术和高龄重症心脏手术,完成武警部队首例Bentall手术、Fanton手术,整体实力跻身北京综合医院前列,科室共完成心脏手术3643例,年手术量从最初的十几例递增到现在的600余例,居北京地区综合医院之首,在全国全军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行业话语权。

  10万公里,“扶贫救心”事业的推动者

  在中国,先心病患儿每年新增6-7‰,约15万人,青海、西藏、新疆高海拔、缺氧,儿童先心病率高出低海拔地区2至3倍。由于治疗复杂、费用高昂,贫困家庭无力承担,1/3的患儿得不到有效救治,有的不到20岁就失去了生命。

  作为心外科主任,经常深入边远地区巡诊的王奇发现山沟里的老百姓甚至基层的医生对先心病知识不了解,导致治疗延误。王奇决心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要把这个事做起来。”

  2005年7月,武警总医院与中国红十字总会联合在人民大会堂启动“扶贫救心”活动;2011年4月,医院再次与中华慈善总会共同发起“为了我们的孩子——千名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免费救助行动”,医院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心外科和心内科。作为活动主要负责人之一,王奇深知这个担子的分量,常常告诫同事:“组织交给我们的这个担子,一头挑的是救死扶伤,一头挑的是促进民族团结,我们可不能马虎大意。”

  翻开王奇的日程表,除学习加业务培训外,两项内容占据了他的主要时间安排,一是实施手术,二是到贫困地区巡诊筛查。“扶贫救心”行动开展8年来,28个老少边穷地区留下了王奇为困难贫困家庭筛查先心病患的足迹。虽然冬天天寒地冻,夏天炎热酷暑,藏区空气稀薄,甚至忙碌起来吃不上饭,喝不上水,但看到患者急切的眼神,带回的一批批患者健康返回,王奇疲惫的脸上依然挂着灿烂的笑容。

  心血管外科手术是所有学科中要求最高的技术,要求术者施展手术时要巧、稳、准、轻、快。有着20多年临床经验的王奇也从不敢丝毫懈怠。为了在术中娴熟地运用持针器夹住肉眼都看不清楚的小针,使手不会发抖,他办公室抽屉里,一直备着一个火柴盒,一只持针器,一个握力器,一有时间,他就把手伸进抽屉做“针线活”。他说:“医生一把刀,病人一条命,手术室里只有直播,没有彩排!”

  来自西藏仅1岁10个月大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扎西平措,生长发育严重迟缓,体重才7公斤,像核桃大小的心脏却有着1厘米的缺损,心衰造成他呼吸极度困难。王奇在小平措的心房上开了个1厘米的小口,在显微镜下用涤纶补片把缺口细细地缝好,自然得像“原装”的一样。

  作为“扶贫救心”事业的推动者,8年来,王奇为2026名贫困先心病患者成功实施手术,抢救危重病人300余例,没有一例医疗事故和差错。

  26载坚守,对患者倾注全部的爱

  从医26载,王奇心里想得最多的是患者。他手里接过患者送来的无数面锦旗,却从未接过一个红包。

  对患者,王奇倾注了全部的爱。他视病人为亲人,处处为患者的安危着想。他说,“我每天面对一群心脏病患者,有嗷嗷待哺的孩子,有年逾古稀的老人;有身家过亿的老板,也有贫困如洗的穷人,尽管他们情况差异巨大,只要他们选择了我,就是把生命交给了我,我就要尽心尽力为他们服务好,这就是责任。”

  一根价值70元的手术缝合线,很多医生直接拿来就用,用不完就扔掉。但王奇会把一根线剪成两根甚至三根。“省下半根,患者就能少掏35块钱,多一天的生活费。”他说。

  到武警总医院9年来,他未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连续几年生日都是穿着手术衣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为了不让患者等待,周一到周五,每天都安排2至3台手术,常常在手术室从早晨呆到晚上。长期站立超负荷工作,王奇膝盖积水严重,很多年前就患上了高血压。但每有危重病人,他还是第一时间就赶到抢救现场。

  对家庭,他有再也无法补偿的亏欠。妻子唐英华泪流满面地说,“王奇说结婚时什么都没有,他欠我的,让我等他闲下来一定带我补上婚纱照。我等着,可他走了……”儿子小可在父亲走后写了首追忆诗,在医院内的微信群数次转发:我记不住你的伟大,只忘不掉你的一举一动;我记不住你对患者的关心,只忘不掉你的舔犊情深……(程莹 张静)

分享到:
(责编:缪凌云(实习生)、闫嘉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