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就曾预言,“中国和日本若有战争,一定是小国胜大国败。中国人来欧洲就是谈生意,买枪炮舰艇,买完就走;而日本人则翻译典籍,学习我们的制度。中国人只买看得见的东西,这样的国家能不败吗?”23年后,俾斯麦一语成谶。李鸿章等人发起“洋务运动”,企图救亡图存,但其最大弊端在于抱残守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清政府只重视器物的开发,而不重视观念和制度的改变,最终酿成苦果。中日甲午较量,其实也是新旧动员制度的一次剧烈碰撞,日本的新制度打败了中国的旧制度。
日本“以德为师”建立预备役制度
日本是亚洲较早仿效欧洲建立预备役制度的国家。早在明治维新前,日本国内就有人极力推崇“西洋兵制”,主张“所有境内居民,均自20岁起一律充当兵士,受三年军事训练”。1868年,明治维新政权建立后,首先将军事改革的重点集中在兵役制度上,以求统一藩兵,建立起直属中央政府的近代化军队维护政权稳定。在学习借鉴欧洲经验建立新兵役制的过程中,日本先是学法国。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德国预备役制度发挥出前未有的作用,从此声名远播,日本人转而效法德国。1871年,日本政府派出150余人的大型代表团对欧洲一些国家的军事制度进行了全面考察,考察结果更是坚定了日本人“以德为师”的信念。
日本人学习德国,先是建立了义务兵役制。1873年,日本政府正式颁布了《征兵令》,规定日本男性公民不论贫富贵贱、地位高低,都有为国服兵役的义务,从而建立了以普遍义务为原则的武装力量平战时补充制度——国民义务兵役制。甲午战争中,多名适合兵役条件的皇室成员应征入伍,并且参加了战争。国民义务兵役制的确立,为日本建立近代动员制度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确立了义务兵役制之后,日本人又学习德国人建立了先进的预备役制度。1887年,日本聘请了德国军事理论家老毛奇的得意门生——麦克尔到日本军校任教。根据麦克尔的建议,日本政府在1889年对《征兵令》进行了重大修改,废除了一切免役规定,强调“国民皆兵”,凡年满17岁至40岁的男性国民,都有义务承担国家的兵役。按此规定,日本兵役义务分为四类:一是现役,年满20岁者服现役三年;二是预备役,现役期满者服预备役四年;三是后备役,预备役期满者服后备役五年;四是国民兵役,年满17岁至年满20岁以及后备役期满至40岁者为国民兵役。
日本兵役制度改革,为日本战时快速动员奠定了坚实基础。当时,日本陆军平时基本保持在六个师团和一个近卫师团的规模,总人数12万多。正是有预备役制度的支持,使日本在战前短期内就将陆军从平时的12万人扩充到24万人,而且所补充的兵员大都经过军事训练,有着良好的军事素养。
在战争中,日本民间各地自发掀起征朝义勇军活动,相继组织了义勇队、决死队、拔刀队等团体,向政府请愿参加赴朝作战。8月7日天皇颁诏:“各地臣民、义勇兵之团结,乃忠良爱国之举,朕至情尽知。然臣民应勤勉操守各自定业不可怠慢,朕之所望乃国民生殖之大要,实为富国强兵之源,今民间自愿义兵之举尚无必要。”义勇军“禁止诏”发布后,各地义勇军团体相继解散,但是国民的战争热情没有冷却下来。这支民间力量作为后备役被军队募集为总规模达到15万人的军夫大军,承担战时物资输送、粮草弹药搬运任务。日军将军夫纳入作战部队编制序列,同时给予高薪,战场上军夫的薪金比士兵的薪水还要高。同时,军与由国内商社作为中介组织征募,由商社出面承揽日军兵站的后勤保障业务。正因为有着严格的组织管理关系,这些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军夫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战后就有史学家评论指出,甲午战争也可以说是军夫之战。
乌合之众的制度根源
在甲午战争中,各路清军部队存在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从将军到兵勇普遍胆小怯战。炮声一响,官兵惊慌失措,如惊弓之鸟,魂飞魄散,甚至未战先逃事件也屡屡发生。比如,在平壤会战中,清军大部队尚未正式突围,已有清兵两人一组、三人一伙,从城内溜出,私自逃亡。逃跑速度之快,丢弃武器粮草辎重之多,堪称近代战争史上一大奇观。如此乌合之众,又怎能与日本的坚船利炮抗衡。归根溯源,实乃落后的兵役制度使然。
清朝最早实行世兵制。建立政权后,承平日久,八旗军日渐衰败。为了维护统治,迫不得已改制实行募兵制度。兵勇服役大多是为了获得军饷。大多数兵勇士卒来自没有特权的贫困阶层,从军成为穷人躲避饥饿、解决温饱的一种特殊“职业”。募兵制度下的军队没有明确的服役年限,军中老中青混杂,士兵的年龄和作战经验参差不齐,战斗力薄弱。到了19世纪中叶,清廷日渐衰落,朝廷放松了军事制度上的中央集权,由各省督府自行招兵买马,兵饷也由各省督府自筹自支。因此,当时招募组建的勇军和练军,都带有深厚的地方势力色彩。为了筹饷,朝廷又允许军队经商,军队的面貌从本质上发生变化,腐败开始侵蚀原本就非常脆弱的军队战斗力。在长期和平的环境下,军队又滋生各种不良风气,将士逐渐失去了实际作战的能力。据记载,从山西大同镇调往东北的部队,从军官到士兵多有吸食鸦片烟土之癖;军服腰带间经常斜插烟枪一枝,俗称“双枪军”。平壤作战的清军,在城南门外开设临时鸦片烟馆数所,供驻屯将士日常享用。甲午战前,这支经过200多年退化的军队一盘散沙,作战能力低下,已经沦为一群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
由于清军战斗力低下,战时不得不大量招募新兵,扩充部队,企图以量取胜,这样又带来两个严重的后果:第一,由于扩充部队太多,武器装备供应跟不上,以致新募士兵,许多人不得不多扛起大马长矛等原始冷兵器与日军作战。据日本参谋本部掌握的情况,当时中国动员的部队中,只有60%的士兵装备了近代武器,其他人只能扛着大刀长矛。第二,新募士兵的素质和战斗技术比老兵更差。更为糟糕的是,由于战况紧急,新募部队往往来不及进行必要的临战训练即开赴前线。比如,当时旅顺口,清军守兵12000余人,其中9000多人都是刚刚招募的新兵。成军没几天,就遭遇战事,这样的军队又怎能打仗。
在甲午战争中,清军为了保障战时弹药物资搬运和输送,也雇佣有与日军军夫性质类似的民夫。这些民夫出身贫苦,应募民夫实为生活所迫。清军与民夫之间也仅仅只是简单的雇佣关系。清军军纪败坏,不堪一击,遇有战事即蜂涌而退,与之相随的民夫自然四散逃命,其作用发挥自然是可想而知了。
制度的落后是致命的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制度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制度落后有时比器物落后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正是有了甲午惨败,晚清政府才开始认识到兵役制度的重要性。在1894年晚些时候,清政府采纳德国人汉纳根的建议,仿照西方兵役制度,建立以“常备兵”、“续备兵”、“后备兵”三种兵役为代表的新募兵体制,开练新军,近代动员的理念从此逐渐传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