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泉河畔,天蓝水碧。奔流入海的朵朵浪花,簇拥着一颗“明珠”——潭门港。
这里是通往南海诸岛最近的港口之一,是西、南、中、东沙群岛作业渔场后勤给养基地和深远海渔货的集散地。
国庆前夕,记者来到这个洋溢着浓郁渔业风情的小镇。漫步街头,各类商铺鳞次栉比。说起小镇的变化,土生土长的工艺品专卖店老板吴勇感触颇深。他告诉记者,短短一年间,潭门镇圩铺面从原来的2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家,几乎增长一倍。
日渐兴旺的海产品加工业背后,是潭门镇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给潭门镇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如今大家正用智慧和力量让它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潭门镇渔民协会秘书长戴于岛介绍说,潭门镇目前在远海作业的渔船有170多艘,在册渔民5000多人,从事渔业相关产业1.9万人。潭门镇的渔业产量、产值、人均收入都在逐年提高。
在潭门镇中心渔港,一艘艘崭新钢质船桅杆上的国旗迎风猎猎飘扬。“这是我家新船。现在政府对渔民的扶持力度加大了,普通渔民也能造大船。”指着自己的渔船船号,船主柯维秀满脸兴奋。他告诉记者,渔民从前一直都是买二手船出海,吨位小,抗风能力弱。去年,驻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渔民远海捕捞和深海养殖。柯维秀家两兄弟在政府扶持下购买了两艘350吨位的钢质船,船上还安装北斗导航系统和一些高科技安全保障设备。在柯维秀所在的潭门镇合龙村,几乎近半数的村民开展了深海养殖,都取得不错收入。
记者采访了解到,围绕打造渔业风情小镇和海洋强镇的思路,今年以来,潭门镇的渔业进一步转型升级,产业结构逐渐实现了由远海捕捞向近远海养殖、海鲜餐饮文化等领域的转变,短短几个月就吸引外来投资近25亿元。
渔港内,桅杆林立,轮笛低鸣。世代犁波耕海的潭门渔民,如今扬起“海洋强镇”的风帆,再次炫目启航……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