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24小时滚动新闻

托起生命的“底盘”

■俞 治 王泽锋  肖 鑫

2014年10月05日05:11    来源:解放军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托起生命的“底盘”

  “傅教授,是您救了俺的命。俺没什么可送的,专门从河南老家做了一面锦旗,表达俺的一点心意。”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门诊大楼二楼,患者王大娘手捧锦旗,送给该院肛肠外科主任傅传刚教授。

  “真没想到,她竟冒着酷暑专程从老家赶来。比起以前,她的身体状况恢复得好多了!”傅传刚欣慰地说,王大娘是他们实施手术后,目前国内存活时间最长的晚期直肠癌患者之一。

  一组数据见证了长海医院肛肠外科创造的佳绩:今年第一季度,该科结直肠恶性肿瘤手术量高达352台,跃升至上海市首位,而平均住院时间为13.6天,创全市最短。

  佳绩的背后是一个科室对创新的不懈追求。9月下旬,记者走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肛肠外科,探寻他们的创新密码。

  技术创新——

  为科室转型发展引来“活水”

  走进肛肠外科,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片繁忙景象——

  楼道里,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及家属;病房里,护士们忙着铺床、换药、更换引流管;医生们在查完房、开完医嘱后,一直奔忙在结肠镜检查治疗室、门诊和手术室之间,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据悉,记者采访当天,该科门诊量接近400人次,实施各类手术13台。

  长海医院的人都知道,今天肛肠外科的繁忙一幕,离不开当初的转型与创新。当年该科在肠造口与慢性便秘等“小肛肠”类疾病治疗方面形成特色,取得不少成绩。可是,随着该类手术的广泛推广,他们在与同行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

  傅传刚出任该科主任后,果断提出“强化原有特色、加速向大肠癌诊治转型”的发展思路,集中力量攻关直肠癌治疗。

  大肠癌,又称结直肠癌,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目前,在我国,它已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一颗重磅“炸弹”。要彻底排除这颗“炸弹”,必须手术切除。这也就意味着,很多低位直肠癌患者必须切除肛门,把肠管的一端引出到体表,在腹部开个口,形成“人工肛门”。

  “患者肚子上插着根管子、连着个袋子,不仅增加患者的护理难度,还限制其活动范围。”傅传刚说:“粪便意外排出和难闻的气味,常常使患者处于尴尬境地,有的甚至失去生活信心。”

  “造口人”悲观失望的情形,如同巨石般“堵”在傅传刚心头:“要是能想点法子,保留住肛门就好了。”

  经过认真调研,傅传刚发现,在国外,极少数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做完手术后,仍可保留肛门。但在当时,国内鲜有同类手术的案例。

  “外国人能做到,中国人一样能做到。”傅传刚一方面申请到国外进修,另一方面带领科室的年轻医生一起到学校解剖教研室研究攻关。那段日子里,傅传刚满脑子都是人体盆腔和直肠的解剖结构图。

  终于,傅传刚和他的团队找到了让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保留肛门的办法。截至2013年底,他们共为7000余名患者实施了该类手术,术后治愈率达90%以上,其中200余例病灶距离肛门小于2厘米的患者,成功保留了肛门。

  创新,为科室转型发展引来“活水”。仅在2013年,该科门诊量就高达7.4万人次,手术3000多例,其中结直肠癌手术1500余例,在国内首屈一指。

  患者至上——

  医疗服务尽享“私人订制”

  “儿子,我看还是不开刀了吧。”

  今年“五一”劳动节刚过,躺在病床上的79岁老人陈阿婆,一个劲儿嚷嚷着要出院。

  她的儿子王先生也很纠结。陈阿婆是晚期结肠癌患者,伴有肠梗阻,之前割过胆囊,还有心脏病,手术的风险很大。

  谁知傅传刚却轻松地说:“老人家,您这样的手术我每天都要做很多台,而且他们都恢复得很好。不要急,过几天您就可以回家了。”

  陈阿婆听到傅传刚的话后,心情平静了许多。可是,傅传刚心里却并不轻松,立即投入紧张的术前准备工作。他细致地查看陈阿婆的每一份检查报告,邀请麻醉科、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等科室进行大会诊,并再次与家属交流沟通,解释手术的风险、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措施。

  隔日,手术正式实施,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陈阿婆的病灶被成功切除,随后住进重症监护室。术后第二天晚上,陈阿婆连续出现心脏停搏,傅传刚都在第一时间来到现场组织抢救,直至天明患者转危为安。

  “他们真是料事如神,幸亏预先做好了抢救准备,老母亲才死里逃生。”一说起这事,王先生都是感谢连连。

  除了技术手段先人一步,创新诊疗模式也是该科快速发展的奥秘之一。他们提出“两个尊重、四位和谐”的服务理念——尊重麻醉科的手术意见、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构建病人、家属、医生、护士四位一体的和谐关系。

  除此之外,他们还首创了“专病化、一体化”大肠癌诊治新模式——

  以前,患者就诊,往往先看肛肠外科的门诊,然后到消化内科做结肠镜,若发现问题再到外科实施手术,术后还得到肿瘤科化疗……程序十分繁琐,患者总是在各个科室间奔走,到处找医生,苦不堪言。

  如今,在该科,患者从进入诊室那一刻起,哪位医生接诊,从初诊到结肠镜检查,从手术到术后化疗及恢复,该医生负责到底。“来这里看病,全程跟着同一个医生,不仅就医时间大大缩短,还可以享受‘私人订制’服务!”来自浙江的患者孙先生说。

  人才领航——

  打造一流的“全明星”团队

  2014年4月,德国慕尼黑。

  第40届德国结直肠外科年会上,一位黄皮肤、黑眼睛的亚洲面孔引人注目。流利的英语、前沿的课题、新锐的观点……他的发言,引来会场上经久不息的掌声。

  他,不是别人,正是此届大会唯一受邀参加的中国专家傅传刚。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我们始终将目光紧盯国际前沿,与国外一流肛肠外科保持交流与合作,以国际视野来引领学科发展方向。”傅传刚说。

  6月初,傅传刚被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授予荣誉会员称号,成为国内获得该称号的第一人。这也是他继成为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美国《结直肠肛门学》杂志唯一中国编委、欧洲《结直肠病学》杂志唯一亚洲编委之后,获得的又一项殊荣。

  春华秋实,厚积薄发。该科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医疗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19项,主编国内第一部有关肠造口书籍《肠造口治疗》等6部著作。

  科研成果闪耀的背后,是一支由傅传刚领衔的“全明星”团队——

  孟荣贵教授,在国内最先提出结直肠黑变病、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专长于经肛门微创手术以及套叠式摘除小肠多发性息肉等手术,对普外科的疑难重症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2012年,他入选“中国名医百强榜”。

  于恩达教授,从事结肠镜工作20余年,改进了结肠镜的操作技术方法——插镜速度快、手术时间短、病人痛苦小。他曾在世界著名的肛肠医院英国圣马哥医院作结肠镜操作演示,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被允许在英国实施结肠镜诊治操作的医生,被业界称为“亚洲肠镜第一人”。

  张卫教授,擅长大肠癌的手术及腹腔镜微创治疗,同时对肛瘘、痔疮等疑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徐洪莲护士长,我国第一批“国际肠造口治疗师”,兼任上海市护理学会造口伤口学组组长。她的职业虽说是护士,但拥有专门诊室,她用微笑温暖着众多“造口人”。

  江山代有才人出。该科郝立强、王汉涛、王颢等一批中青年骨干,凭借着精湛的技术、不凡的科研实力,在肛肠外科界脱颖而出……在长海医院特需专家门诊前十佳中,肛肠外科独占4席,该科雄厚的人才实力可见一斑。

  当记者问及他们下一个目标时,傅传刚爽朗地答道:“永远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手术做好、品牌做强,托起更多生命的‘底盘’!”

  上图:傅传刚主任(右二)在实施手术肖 鑫摄

(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