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阿妈,党、政府和部队都在想方设法帮助恢复生产生活,大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今天上午,景谷县永平镇昔俄村,云南某预备役师女子心理服务队队员杨涵拉着傣族老人刀秀英的手,一聊就是3个小时。
房屋成了危房,让一辈子勤俭节约的刀秀英背上沉重的精神负担。杨涵的耐心疏导让老人纠结的心缓和下来,脸上重现了笑容。地震后,杨涵和女子心理服务队的战友们进村入户开展心理咨询服务,让阳光洒进乡亲们的心田。
该师师长余阳向记者介绍说,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推进,他们发现,部分受灾群众从恐惧中缓过来后,面对亲人受伤、家园被毁的现实,产生极大心理负担。心理疏导,成了救灾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他们专门组建一支女子心理服务队,为灾区群众开展心理疏导服务。
听说来了女子心理服务队,昔俄村32名受灾群众聚了过来。心理疏导骨干薛莲耐心地开导他们:“灾难只是暂时的。现在,政府给我们发放食品,解放军给我们搭建帐篷,医疗队给我们治病……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我们未来的生活一定会有保障,我们要树立信心,建设美好家园!”听了薛莲一番话,大家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
一位傣族大妈牵着6岁左右的小女孩刚到现场,着急地向心理服务队员李秋烨咨询:地震发生时,孩子正在睡觉,醒来后看到在地震中受伤的父母,吓得失声痛哭,到现在也不愿意和任何人说话。李秋烨蹲下来拉着小女孩的手让她说心里话,还邀来其他小朋友和她一起做游戏,没过多久,小女孩终于开口说话了。
(本报云南景谷10月9日电)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