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挪威前首相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出任北约秘书长。他是北约成立65年来的第13任秘书长,是首位担任该职务的挪威人,也是第一位来自非欧盟成员国的北约掌门人。
斯托尔滕贝格从奥斯陆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后,做了3年记者,并在26岁时担任工党青年团主席。1990年起,他开始在挪威政府、议会和工党内担任重要职务。2000年3月,41岁的斯托尔滕贝格成为挪威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尽管第二年因选举失利下台,但2005年他卷土重来,再次当选首相,并一直连任至2013年10月。
斯托尔滕贝格虽出身于官宦豪门之家,被称为“工党贵族”,但却不时显露出平民化倾向。担任首相期间,挪威民众经常可以看到他悠然地骑着自行车,穿过奥斯陆的大街,仅有一名警卫人员跟随。他曾在2013年大选期间,别出心裁地乔装成出租车司机,深入接触民众,了解民意。后被乘客认出,颇获选民好感,成为一时美谈。
出任首相后,斯托尔滕贝格由北约反对者转为坚定的拥护者。他把北约视为维护挪威国家安全的基石,强调北约需要拥有足够强大的军事能力,并认为北约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国际联盟组织,确保了65年来欧洲的安全稳定,有效地应对了各种威胁挑战。
当前,北约正处于重要转型阶段,其战斗部队正撤出阿富汗,与俄罗斯的关系也因乌克兰危机严重恶化,对俄政策面临重要调整和困难抉择,斯托尔滕贝格接任秘书长后面临诸多挑战。
冷战后,北约一直对俄罗斯推行弱俄遏俄政策,不断压缩其地缘战略空间,遭到俄抵制和反制。同时,北约与俄罗斯表面上仍谋求建立伙伴关系,在欧洲地区和国际安全上进行合作。乌克兰危机后,北约对俄在外交、经济和军事上断绝往来、实施制裁和施压防范,但另一方面又避免与俄发生军事冲突,仍希望维持低限度的安全合作。北约今后如何对俄既制裁示强又防止对抗失控,对斯托尔滕贝格来说极具挑战。
如何平衡北约发展方向之争也是摆在斯托尔滕贝格面前的难题。北约防御重点是立足于跨大西洋防区内的安全保障还是防区外的军事干预,是欧洲主要盟国与美国之间的重大分歧。乌克兰危机后,欧洲主张似乎渐占上风,要求北约防御重点回归欧洲,但美国主导力亦不容忽视。能否摆平这一局面,亦是对斯托尔滕贝格领导能力的检验。
另外,提高成员国军费比例一直是北约的老大难问题。目前欧洲尚未完全走出债务危机,经济复苏艰难,财政紧缩。另一方面,乌克兰危机对北约加强军事能力建设提出新的迫切要求,北约设定的成员国军费达到国内生产总值2%的指标一直有名无实。最近的北约威尔士峰会要求成员国在今后10年逐步实现这一指标,但能否有效落实,也挑战着斯托尔滕贝格的协调和执行能力。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