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俄亥俄州有一座地理位置非常独特的房子,下雨时节,落在房顶北侧的雨滴与小溪汇合后,流进附近的安大略湖,然后汇入加拿大北部的圣劳伦斯湾;而落在房顶南侧的雨滴则经密西西比河,最终流入美国南部的墨西哥湾。许多应该落在南侧的雨滴经风一吹落在了北侧,或者刚好相反。这最初相距不过咫尺的雨滴,蜿蜒流淌最后抵达大海时,彼此之间的距离已达2000多英里,而决定这些雨滴去向的不过是从屋顶瞬间掠过的一阵微风而已。
这一独特现象类似系统学中著名的“分岔理论”,即在应对外部刺激变化时,系统运行或早或晚都会不同程度遇到一个发生质变的分岔点,既有可能向前突破扶摇直上,也有可能向原点折返从此一蹶不振。在世界军事斗争和军事变革历史上,不乏诠释这一理论的事例:面对重大抉择的三岔路口,当事者或一念之差,或一时之误,或一招之失,往往胜负分野,盛衰各异,甚至要么树起一座丰碑,要么留下千古遗恨。此等命悬一线、生死两端的历史事件,惊心动魄,催人警醒。
公元1453年5月29日凌晨,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在连续抗击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进攻后,终于迎来决战时刻。依托坚固的堡垒,拜占庭抵挡住了潮水般涌来的敌人。然而,就在拜占庭以为可以松口气的时候,困在第一道城墙和第二道城墙间一筹莫展的土耳其人突然发现在内城墙中有一座很小的城门——凯尔卡门竟然开着,而且直通城内坚固工事。于是,历史因为这样一个发现意外开始转折:东罗马帝国被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很快占领。而这扇敞开的小门后来被证实可能是夜行人通过时忘记关闭,遂成了拜占庭的“阿喀琉斯之踵”。
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谈到这段历史时感慨道:“那扇莫名其妙敞开着的小门一下子就决定了拜占庭的命运,就像历史上那些令人不解的决定发生时的几秒钟一样。”而这种决定命运的令人不解的关键因素,也曾在不同场合反复出现过。二战之前,法国贝当元帅对挑战其一战经验的新军事思想抱着“零容忍”态度,把提倡机械化作战的戴高乐赶出国防部。但随后,尽管贝当统帅的法军号称当时世界最强大的陆军,却在与德军交手六周后就亡国了。与之相反,拥有急剧扩张野心的希特勒,在观摩了古德里安用木制坦克模型演练的新战法之后,惊呼“这就是我所希望的东西!这就是我所需要的东西!”于是乎,古德里安的“闪击战”便顺理成章地登上了战争舞台,并由此奠定延续至今的机械化作战基本模式。
人们时常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来推脱曾经犯过的错误,用“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来强调要学会放松,这当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关键还要看在何处犯错、在何时放松。帕累托“二八律”告诉我们,如果在那80%的范围里,稍微松弛一下本也无可厚非,犯点错误或许无碍大局。可一旦进入决定性的20%范围,那就必须全神贯注、时刻紧绷,因为任何松弛都可能因过于懈怠而错失良机;必须全力以赴避免犯错,因为任何错误都可能因小失大撼动全局。所谓“万无一失,一失万无”“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一招不慎,满盘皆输”,说的就是在关键时刻犯下致命性错误而带来的后果。
如今,世界军事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历史转折点上,我军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重塑力量体系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这场关乎未来决胜权的重大考验面前,目标和路径的确立举足轻重,改革发力点和着手处的选择至关重要,守摊和抢滩的较量喜忧参半。故而,时时以惴惴之心善待每一次偶然、每一个关节,既借势借力又不丢特色,既敢闯敢试又不失慎重,既大破大立又不缺缜密,方能精准走好脚下的改革之路。
编辑感言
当思康熙和彼得大帝的“一念之差”
■周 峰
俄国沙皇彼得大帝和清皇康熙是同一时代人。1703年,彼得大帝兴建港都圣彼得堡,康熙则诏令兴建承德避暑山庄。之后,康熙又先后发布上谕禁止采矿,禁止与南洋进行贸易。彼得则不断鼓吹打通印度洋通道,向远东地区派遣探险家和军人寻找新空间。其中一个叫白令的人因为有功,俄国便用其名字命名新发现的海峡——白令海峡。
承德避暑山庄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圣彼得堡只用了9年时间就投入使用,成为俄西北部重要战略枢纽。但康熙和彼得的选择对各自国家的影响,并非仅此。随着时间推移,清朝愈趋闭塞,俄国外向性不断增强;前者视大海为外来侵略“危险通道”,后者视海洋为劫掠他国的“便捷通道”。乍看起来,两国的分野只是当初决策者的一念之差。但一念之差并非只因一念,而是国际视野、改革追求等深厚内在的反映。康熙与彼得,一个漫不经心,一个极其用心;康熙重守,彼得重攻;康熙重家,彼得重国。如是等等,最后导致道之不同。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