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莫斯科举行中俄总理第十九次定期会晤后共同会见记者。 新华社记者饶爱民 摄
【环球军事报道】当中俄两国总理13日在莫斯科一边聊家常,一边签下近40项合作协议时,西方媒体表现出集体焦虑。对中俄来说,这只是两国总理例行的第19次会谈,而对西方来说,这是乌克兰危机升级后中国领导人对莫斯科的第一次访问,是冷战后俄“陷入最严重国际孤立之时”北京方面的明确姿态。西方媒体不无醋意地讨论着中国将从俄罗斯“得到最想要的纪念品——油气”,而“被西方银行拒之门外超过90天”的俄罗斯将从中国得到急需的贷款,以及“4000亿美元天然气大单”、“高铁”、“人民币结算”等代表中俄关系进展的新“地标”。在欧洲的寒冬即将来临、而美欧为“伊斯兰国”(IS)和埃博拉焦头烂额、对俄制裁底气日渐不足的今天,西方对中俄走近表现出的特别敏感似乎不难理解。中国的俄罗斯问题专家郑羽13日对《环球时报》说,事实上,中俄交流是在双边互利的思路下进行的,并不针对任何第三方,更谈不上“挑战”谁。
13日早上,中国总理李克强向莫斯科无名烈士墓敬献了花圈。俄国家杜马主席纳雷什金在与李克强会晤时指责美国“在全球不同地区的政策有时破坏稳定,造成混乱,很遗憾”,表示“感谢中国对俄有关乌危机立场的理解,并感谢中国反对制裁俄罗斯”。纳雷什金强调,俄罗斯“总能感到(来自中国的)这种友好和同志般的支持”。他还强调,香港事件是中国内政,俄罗斯反对任何外部力量干预该事件。
其后进行的双方总理小范围会晤更像一次老友会面,俄总理梅德韦杰夫谈起上次中俄总理会晤他去了李总理的家乡安徽,并表示俄中贸易应扩大使用本国货币。李克强则表示,中俄总理会晤已经是第19次了,说明这种机制对两国关系发挥着长期、稳定和根本性的作用。他还表示下次希望访问梅德韦杰夫的家乡圣彼得堡。会后,两国总理签署了俄经东线向中国提供天然气、两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合作、高铁领域合作等39项协议和备忘录。
美国彭博社13日称,李克强就任总理后首次对俄访问,发出了“两国合作的最强音”。文章称中俄关系正越来越“私人化”,“62岁的普京自去年以来已经和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会面了9次”,“两国领导人还共商了如何遏制美元在全球金融系统中的主导地位”。
在俄罗斯被西方孤立的背景下,中俄合作备受关注。“莫斯科铺开红地毯迎接中国总理”,德国《南信使报》13日表示,尽管普京令人惊讶地从俄乌边境地区撤军,但是乌克兰东部政治解决的希望仍很小。当欧俄关系仍处于“冰河时代”之时,莫斯科与北京的关系却继续提升,“中国不断增长的能源饥渴,需要北极熊的喂养”。美国《福布斯》网站13日称,俄罗斯人正“加班加点讨好中国人”,“中俄之间不光有精巧的外交语言,实际上中俄关系确实在走近”。文章称,油气是中国最想从俄罗斯得到的纪念品,而快速投资协议对俄而言则是跟能源合作同等重要的方面——“自‘吞并’克里米亚后,俄被挡在欧美信贷机构之外已经超过90天了”。彭博社预计,中国会迅速填补欧美债市对俄关闭留下的真空。【环球时报赴俄罗斯特派记者吴乐珺 ●本报驻日本、德国特约记者 蒋 丰 青 木 ●冯国川 柳玉鹏●本报记者 杜天琦】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