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24小时滚动新闻

一生割舍不了的牵挂

■本报记者 杨 彪 张 放

2014年10月16日05:46    来源:解放军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一生割舍不了的牵挂

  “这里是一个长上坡,弯道很大,转弯时要注意迎面车辆。”车队爬上折多山,驾驶运油车的四级军士长陈绍勇向身边的列兵黄辉耐心讲解着通过此路段需要注意的事项。陈绍勇已经在川藏线上跑了16年,此趟任务结束后,就将转业回到地方。他向上级强烈要求参加此次运输任务,希望利用最后的时间,将自己87趟川藏线积累下的高原行车经验传授给新战友。兵站部政委翟风竹向记者介绍,在此次执行进藏运输任务的官兵中,有一部分将在年底满服役期退伍离开部队。然而,面对艰苦的川藏线,大家都主动要求执行此次任务。

  “当年18军边进军边修路,后勤补给十分困难。为了落实毛主席‘不吃地方’的指示,前辈们靠吃草原上的田鼠、野菜度日,在海拔4000多米的折多山上靠血肉之躯修出了这条路。”兵站部某团修理所所长高聚军向身边的年轻战友讲述着川藏线前辈们的英雄壮举。

  高聚军和陈绍勇一样,也是最后一次执行川藏线运输任务,不久他将接到退休的命令。高聚军已经在川藏线上跑了30年,由于环境艰苦,他先后患上了肺气肿、关节炎、高血压等疾病。早就有人劝他别这么拼命,但他却一直坚守在一线。一路上,高聚军在完成修车保障任务之余,时不时向身边跟自己儿子一样年纪的战友们讲述着前辈的故事。他说,要让年轻的战友们了解川藏线军人的艰辛和伟大,让“两路精神”代代相传。

  过了新都桥兵站,记者登上上士何建平开的车。“有了丰富的经验和正确的应对技巧,上了川藏线可以少吃很多苦头。”再次踏上西部奇路,何建平内心充满了感慨。新兵那年,何建平第一次驾车闯川藏线,雨夜途经拉纳山,因为缺少经验,车辆底盘撞上凸起的路基趴了窝。在雨水的冲刷下,不断有土石从道路旁的山上滚落,泥石流随时可能发生,紧急时刻,后方赶上的带车干部和5名老兵立即进行车辆抢修。高原的雨冰冷刺骨,大家全身湿透,手被冻得拿不稳工具,就轮流趴在引擎盖上利用余热取暖,花了6个小时终于把车修好。当何建平将车驶出不到500米,山上巨量土石倾泻而下,将刚才停车的地方掩埋。

  何建平动情地说,“两路精神”是一代代革命前辈用青春和热血铸成的,我们要为“两路精神”增光添彩。这趟满服役期前的最后一趟运输,我们都抢着来。即使退伍走了,川藏线也是我们一生割舍不了的牵挂。

  (本报雅江10月15日电)

(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