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24小时滚动新闻

行进在川藏线上的“80后”老汽车兵

2014年10月21日16:05    来源:光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行进在川藏线上的“80后”老汽车兵

行进在川藏线上的“80后”老汽车兵

  张龙侃,27岁,兵龄9年,是成都军区川藏兵站部某汽车团一名代理排长,在川藏线上光是夹江到古井已经跑了54趟。作为一名山西人,9年的川藏线生活已经能让他说一口地道的四川话。

  导读:有多少人知道川藏线上运油营的战士晚上是要睡在驾驶室的?有多少人知道他们前往兵站吃饭是要自带碗筷的?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在以“险”著称的川藏线上路遇塌方或车子抛锚是怎样的情形?在川藏线纪行活动中,记者有机会坐上了运输队的油罐车一起行进三天半,跟拍一线运输士兵的真实生活。

  光明网10月21日扎木讯(记者 丁玉冰 王子墨)张龙侃,27岁,兵龄9年,是成都军区川藏兵站部某汽车团一名代理排长,在川藏线上光是夹江到古井已经跑了54趟。作为一名山西人,9年的川藏线生活已经能让他说一口地道的四川话。

  按照规定,一辆油罐车配两名士兵,一名驾驶员带一名学员,也就是“师傅”和“徒弟”的关系。通常来说,刚进团的士兵要跟随“师傅”“上线”一年左右才可以自己开车,也就是战士们俗称的“放单”。

  从四川到西藏是一路向西,向藏运送物料被战士们称为“西进”,返程称为“东返”。单程一次需要12天左右,往返要21天左右。为防止战士们疲劳驾驶,每天只跑两个兵站的路程。此次出发一共110台车一起执行运输任务。

  来之前,记者曾想象过川藏线上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但一路随行才发现比记者想象的更枯燥乏味和紧张惊险。

  枯燥乏味在军队每天绝对严格的作息时间、狭小的活动范围和一成不变的运输任务,紧张惊险在路途遥远路况又差,除了要应付道路上暗冰、雨雪、塌方、飞石等自然灾害,还要应付各种突发状况,像怎么鸣笛都按照自己的节奏离开公路的牦牛、村庄中突然冲到路边的小孩子等等。川藏线沿途海拔落差大,起起伏伏的高山连绵不断,山下同山顶的气候可能完全不同,有时山下晴朗,山上雨雪,有时中午还热的只穿单衣,晚上就能下起大雪。数量庞大的车队要在这样的路上保持几乎匀速、等距的行进不但要求高超的技术,更需要战士们不怕苦、不怕累,坚韧、沉稳的精神和毅力。

  张龙侃说他第一次“放单”独立开车执行运输任务时就遇到了冰雪路段,当时路面太滑,连车带油约20吨的车子在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山上打滑,经验不足只好请车队的老兵开到不太滑的路面重新开起。后来再提起这次任务的时候张侃龙说他还蹭了同事的车子,还叮嘱记者不要把这件事写进来。

  从芦山地震救灾返回时,张龙侃的车子抛锚,停在了成雅高速上。因为没带替换的汽车零件,他和战友在高速上过夜等人把零件送过来,提起这一夜,张龙侃还是心有余悸,他说两人晚上根本不敢睡,轮流用手电筒向车窗外警示。在高速上开过车的人肯定都知道这是多危险的事情。

  提起被塌方堵在荒山上的时候,张龙侃跟记者描述他们如何利用手头有限的资源煮方便面吃时,像是在讲述一件有趣的事情,可是记者听来只有满满的辛酸。

  油罐营的规定是不管春夏秋冬、严寒酷暑、野外还是兵站,驾驶员必须在车上过夜,随时保护运载的油料。从入伍至今,张龙侃在驾驶室的座位上睡了6年。每天晚上把座椅放下来,随车一直携带的被褥枕头一铺,小小的驾驶室就变成了卧室,他一米九的个子,躺在长两米,宽半米的“床”上,连身都不能翻。

  第二天,在快到雅江兵站的时候,张龙侃的车子大件损坏抛锚在距离兵站不远的地方。高原10月的天气可以用“午穿纱晚穿棉袄”来形容。中午11:15左右开始,记者穿着T恤光是站在旁边都觉得又晒又热十分难耐,需要时不时的站在阴凉处缓缓,张龙侃和同事们顶着烈日一修就是两个小时,将近两点的时候才在旁边的小饭馆随便吃了顿饭,便又马不停蹄的继续修车,4、5个人修车修的满身污油、汗流浃背,却没看到一张不耐烦的脸,他们说习惯了,车子故障着急也没用,赶紧修好不耽误行程就行。

  现在的川藏线近80%以上都是好柏油路,但因为海拔落差大,盘山路多,好多连续拐弯、回头弯让平常喜欢在游乐园找刺激的记者都觉得惊险万分。其他非柏油路的路况更是十分恶劣,除了路基下沉、损坏完全看不出曾经是柏油路的路,还有一部分是原始的土路。这些路段不但路面情况恶劣,还因为多在上山下山的途中,道路窄,飞石、塌方常见,拐弯处会车困难,常常造成拥堵。这时张龙侃和他的同事们还要担负疏通车辆的责任。出于百姓对军人的信任,这种会车时造成的小规模拥堵在“张龙侃们”的指挥下往往能很快疏通。

  后记:

  记者跟随油罐运输营一路从泸定兵站到竹卡兵站,在邦达兵站因为油罐营的运输路线与记者不同,在邦达兵站分开了。这大约三天半的时间,记者与油罐营的官兵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吃过的苦深深的震撼记者,他们的单纯善良发自内心的对你关怀深深的打动记者。

  以前从未想过我们的同龄人能跟我们过着如此完全不同的生活:夏天我们在空调房里工作学习生活,在商场逛街吃饭吃甜品时,他们在没有空调的车内向气候恶劣的高原进发;冬天我们在暖气房内抱怨着冬天的干燥和寒冷时,他们却要冒着零下十几度甚至几十度的严寒睡在车内;兵站的接待环境相比十几年前甚至是几年前都好了很多,可相对与内地来比还像是停留在上个世纪。

  一路上的两三个兵站还处于缺电少水的状态,在兵站尽量保障记者们的需求时还是碰到了停电没水的状态。官兵们一次上线任务十几天甚至二十天都没办法好好洗个澡,夏天可能打盆水擦一擦就好,冬天,在高原稍微受凉发烧感冒,就有可能引发肺水肿等可怕的疾病,随时会丧命,了解过川藏线骑行、自驾行的读者可能都知道这些。可无论是恶劣的气候、高原反应还是荒漠高原的寂寞折磨着他们,他们都能按时按量堪称完美的完成各种运输任务。不管是老兵还是新兵,跟他们的同龄人相比,都吃了太多太多的苦。看着他们讲述当年的这些时已经谈笑风生的样子,记者怎么都无法释怀。

  来之前也看过不少报道,夫妻两地分居、未执行任务无法见到亲人的最后一面、小孩出生无法到场等等,可是感动只是停留在字面。跟着车队一起行进的这几天,他们中的许多人跟记者都成为了朋友,人就这样,只有当你周围的人有这些遭遇时你才能有深刻的切身体会。

  当记者一行离开海拔4390米的邦达兵站后,油罐车队的官兵们驻扎在了这个让记者头痛欲裂眼花看不清字的地方。傍晚张龙侃告诉记者邦达那边下起了大雪,记者一想到曾经采访过的“张龙侃们”要冒着零下六七度的大雪睡在狭窄的驾驶室,一想到学员“郝明帅们”睡在没有暖气缺电少水的大通铺时,就难过的直掉眼泪。

  从夹江出发时,汽车团里组织大家看了一场话剧《长路向天》,讲述川藏公路的建设过程,里面的一首诗一直萦绕在记者脑海:

  《致我的同龄人》

  当我向你挥手的瞬间

  不知是否就是永别的一天

  当你坐进明亮的办公室

  我已等上雪山之巅

  你能够看到鲜花、绿草。满眼郁郁葱葱

  却欣赏不到我头顶上那一片蔚蓝的天空

  你的夜晚是音乐、华灯、霓虹

  却享受不了重生的喜悦、赴死的从容……

  亲爱的同龄人,让我告诉你

  我们每天都体验着与残酷相伴的美丽

  这种美丽安慰了在死神身边行走的我们

  也让我们眷念不已……

  再见了我可爱的战士们,希望有一天再相见,我还能同你们一起出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