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满广志一套组合拳 对手一分钟败下阵来

2014年10月31日08:30    来源:解放军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信息化战场,他敢横刀立马

  细雨霏霏,“平江起义团”营院,一个雄壮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品味激扬文字,凝望历史烟云,一代战将彭德怀驰骋沙场的伟岸身影,跃然眼前。

  光阴飞逝,乘着世界新军事革命浪潮,时代巨轮轰然驶入21世纪。面对扑朔迷离的信息化战场,今日共和国军人,谁能“横刀立马”?

  这一刻,硝烟中,一个挺拔的身影站了出来——“平江起义团”第46任团长满广志。

  担当,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一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

  “我敢!我能!”满广志用了整整22年的拼搏努力来回答——

  作为国防科技大学指挥自动化专业学士、军事科学院国际战略学硕士,他全程参与我军第一支信息化营团师建设试点;他精通10多种陆军信息化主战装备,探索创新了20多种训法战法;他先后参加了20多次全军重大演训任务,被评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全军爱军精武标兵……

  军委领导接见他,称赞他是通晓信息化、外军和联合作战的“领军人才”。

  ■腹有韬略,沙场角逐一剑封喉——

  “军人最大的奉献,不是牺牲而是胜利”

  仅仅1分钟,胜负的天平倾斜了。

  兵力占优的对手来势汹汹,满广志冷静注视着战场态势图上的变化。

  眸子一闪,他站起身——1分钟之内,连续下达3道命令:

  放出诱饵,吸引对手主力;实施电磁干扰,阻断对手通信链路;特战分队空中机降,实施“斩首”行动。

  一套组合拳,让对手方寸大乱,败下阵来……

  此役,代号“野狼行动”,满广志模拟蓝军,六战六捷。

  此役,36个国家的110名驻华武官和军事观察员现场观摩。

  看着蓝军“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凌厉出击,时任德军第十装甲师师长马库斯感叹道:“这是一个可怕的对手!”

  一战成名,可满广志丝毫没有陶醉。因为他心中追求的,不是演习场上的胜利,而是真正战场对决的胜利。

  “军人最大的奉献,不是牺牲而是胜利。”满广志目光犀利,“军人为国捐躯固然悲壮,可如果牺牲换不来胜利,那就是悲剧。”

  胜利,需要用能力去赢得——信息化战场上,军人单靠勇敢,是无法取得胜利的。

  能力从哪里来?答案是唯一的:学习。

  满广志有两个绰号。最初,官兵们叫他“满问号”——无论走到哪里,碰到部队信息化建设中不懂的问题,他都会不停地问,直到自己搞清楚。

  现在,官兵们叫他“满百度”——无论碰到什么难题,官兵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找团长问问,他肯定有招。

  这一绰号的变迁,生动地折射着他勤学的态度和能力的提升,热乎乎地传递着官兵对他的认可和钦佩之情。

  满广志酷爱读书。每年部队到朱日和基地驻训,他别的什么东西都可以凑合,唯独两个书柜必不可少。驾驶员开玩笑说,团长搬家就是“孔夫子搬家——尽是书”。

  不久前,沙场对手突然深夜造访。野战帐篷里,满广志正一边吃着方便面,一边看着书,满脸惬意。

  这一幕,让对手感叹不已。指着满柜子的书,他对满广志说:“战场上你小子一肚子的‘损招’,原来都来自这里啊。”

  满广志崇拜名将粟裕。他说,粟裕大将一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研究打仗。胜利了,进城了,繁华大街上别人在逛商店,他却琢磨怎样攻占这个街区……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满广志掏心窝地说:“真上了战场,我的每一个命令,都决定全团官兵的生命。你说,我能没有学习紧迫感吗?”

  前年盛夏,一场信息化对抗演习在大漠打响。

  演习开始前4天,满广志受命:同时指挥左翼、右翼两个团。

  他有这个能力吗?关心他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要知道,此役,军委领导和陆军18个集团军的军长都在现场观看。

  狂风骤雨中,演习打响。中军帐内,他从容不迫,指挥部队行动精确到秒,与空军、陆航部队无缝衔接,打出了漂亮的“左勾拳”和“右勾拳”。

  精彩!现场百余位将军纷纷伸出大拇指:“这个指挥员有真功夫!”

  ■胸怀使命,锤炼部队不惧风险——

  “平时训练不拼命,上了战场可能就丢命”

  这一刻,指挥所里一片寂静,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谁也没想到,3辆坦克颠簸冲出山坳,一个大坡度飘移,居然转懵了方向,炮口齐刷刷地对准指挥所。

  危急关头,满广志一把抓起电台送话器:“涿州三号,关闭火控,原地停车!”

  再晚一秒,炮弹就可能出膛,后果不堪设想……

  “要不停停吧?”坦克营营长孟宏伟建议。某新型坦克360°全向射击,风险太高,之前无人涉足。

  谁知,满广志狠狠批道:“胡扯!要是打仗,能叫暂停吗?部队原路返回,30分钟后重新开始!”

  没想到,更危险的情况接着发生了——“咣!”坦克分队再次大坡度飘移,第3辆坦克转弯速度稍慢,炮管剐到了前车炮塔上,撞击的后坐力将药筒卡在了炮膛里……

  紧张,手心里攥满了汗水。众人沉默,目光又一次投向满广志。

  面对接踵而来的危险,满广志厉声对部下说:“平时训练不拼命,上了战场可能就丢命。”

  战车再次轰鸣,硝烟弥漫大漠——从急转射击到后退射击,从排规模实射升级到连规模实射,他们一步步闯关,彻底攻克了这道难题,让新型坦克的实战能力实现跃升。

  作为全军信息化转型建设的先锋,满广志心中擂鼓阵阵:“团队转型的成败,关乎着全军部队转型的步伐,我们必须做得更好、转得更快。”

  胸怀这份使命,面对实战化之险、信息化之难,满广志义无反顾,坚持高强度、超极限地锤炼部队。

  迫榴炮三连连长胡庆伟想起去年那次实弹拉动,至今心有余悸——

  “太慢了,加速!”满广志在电台里大声指挥。履带卷起滚滚沙尘,在根本没有路的大漠,战车似野马般驶出了最大速度。

  紧接着,满广志将射击阵地指定在一片布满雨裂沟的陡坡上,炮位之间高差最大近70米。

  这,颠覆了教科书上对传统炮兵开设阵地的要求。

  “这怎么打?”胡庆伟直摇头。

  “战争不会选择地域。新装备从技术性能上完全可以打!”满广志严厉喝道。

  “轰轰!”连续3天3夜,迫榴炮三连4次转移阵地,穷尽最复杂条件,打出新装备的最大性能。

  在官兵眼中,团长身上有一种“可贵的担当”——只要能让新装备尽早形成作战能力,他敢冒风险,也愿意冒风险。

  满广志拍着胸口:“军人本来就是高风险的职业,训练场上也会有牺牲。作为指挥员,应该有颗‘大心脏’。”

  那年,该团官兵赴某军工厂参加培训,恰逢某型反坦克导弹实弹射击测试。厂方邀请他们担负试射任务。

  有人劝:“试射存在危险,万一出了事,岂不是自找麻烦?”

  满广志可不这么想:“这既能促进新装备早日列装部队,又有利于我们锻炼新射手,这多划算,干!”

  试射当天,他专门打电话到前方:“你们放开手脚,出了问题我来负责!”

  导弹呼啸而出,正中靶标。在欢庆喧闹的人群中,前方带队的团装备处处长吴杰拨通电话激动地喊:“团长,团长,我们的团史上又添了一项全军第一!”

  电话这一头,满广志那张黝黑的脸庞,笑得灿烂如花!

  ■目光如炬,转型建设勇当先锋——

  “今天不主动创新,明天就会落后淘汰”

  夕阳下,争论的声音从一个小山丘上飘了下来。

  争论的一方是满广志,另一方是他的上级、师参谋长李晓光——当时他刚从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归来,满脑子装着当今世界军事发展的最新成果。

  “随遇破击战”——对于满广志提出的这一新战法,李晓光感觉“步子迈得有些大”,训练中难以把握。

  这,似乎是一场不对称的“较量”:“海归”VS“土包子”。

  可争着争着,李晓光被说服了——眼前这位部下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创新嗅觉,丝毫不亚于留学时同班那些来自世界各国的陆军精英们。这一新战法,将大大提升新装备的实战能力。

  他支持满广志全面开展新战法试训。随后的事实,证明满广志的探索是极具前瞻性的——

  2013年9月,全军战法创新成果展示在朱日和基地举行。作为“压轴大戏”,满广志带领团队代表北京军区,演示了“随遇破击”新战法。

  完美,犀利,震撼!军委首长称赞,“这才体现了信息化部队的新质作战能力。”

  一个没有强烈创新意识的军事指挥员,带不出一支能打仗的部队。一支没有创新活力的军队,也不可能赢得明天的胜利。

  “战场是最无情的判官。世界战争史告诉我们:今天不主动创新,明天就会落后淘汰,就会打败仗。”满广志在读书笔记上这样写道。

  朱日和基地,对满广志来讲,就是另一个“家”——近年来他每年都要在这里待半年以上。这片昔日成吉思汗跃马扬鞭的古战场,如今成为中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试验场。

  登上察汗敖包山,朔风扑面,满广志摸着胸口:“站在这里,我能强烈感受到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浪潮,感受到各国急促的竞争脚步。搞信息化我们起步已经晚了,要迎头赶上,唯一的办法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满广志如是说,更是如是做。在我军首支信息化部队转型建设探索征途中,他始终冲锋在前——

  紧盯外军最新发展动态,牵头编写了我军第一部信息化部队训练规范;

  创新推出条形码系统图,探索出信息化部队基于信息系统训练的新路;

  率先建成数据管理站、网络管理站、情报整编室,强力推行数据积累等新制度……

  在满广志看来,创新不仅是要干别人没有干的事,更要“干别人不敢干、干不了的事”。

  这一次,他将创新目光投向了天空——直升机与坦克的超低空协同作战。

  “50米,稍有不慎就会误伤,太危险了吧?”面对质疑,满广志用精确的数据征服了陆航指挥员:“指挥通联同在一张网,同步打击没问题,风险基本可控。”

  未来战场,陆军要真正“飞起来”,就要插上陆航和空军的“翅膀”。一名优秀的陆军指挥员,必须要有“抬头望天”的视野,具备三军联合作战的指挥素养。

  10年前,满广志首次参加空地协同演练。第一份协同方案,送到空军兄弟部队那里,人家扫了一眼就扔到一边——差距太大,外行怎么能指挥内行?

  满广志没有气馁,请教、啃书、再琢磨,一个协同方案在他手上折腾了32次。当时,看完最后通过的协同方案,值班的空军中尉拍着他肩膀说:“兄弟,早晚有一天你会飞起来的!”

  如今,预言变成了现实——

  演练开始,地面铁甲轰鸣,空中铁翼飞旋,形成了一道立体攻击火力线……在满广志精确指挥下,他们开创了我军陆空超低空协同作战的先河。

  这,就是一名军事指挥员的创新,既需要过人的智慧,更需要非凡的坚持。

  ■心通兵心,与子同袍身先士卒——

  “此时我若怕死退缩,战时战士岂能跟我冲锋”

  去年那一幕,至今感动着四连班长刘茂伟——

  那次,全团实投手雷。班里的“小迷糊”又一次犯了迷糊:手雷扔出去了,没爆。

  危险!必须马上用手榴弹来引爆。班长刘茂伟说要上,排长说要上,连长说要上……

  此时,满广志说:“我是一团之长,你们都退后,我来!”

  大伙都清楚,手榴弹的引爆时间只有3秒。稍有迟疑,伤亡难料。

  1秒,2秒……大家屏住了呼吸。“嘭!”险情排除,满广志从掩体中站了起来,变成了“泥人”。

  爆炸溅起的小石块,划伤了他的胳膊,血顿时涌了出来。他一把按住伤口:“没什么事,你们继续训练。”

  事后,有人问:何必如此冒险?

  满广志眉毛一挑:“此时我若怕死退缩,战时战士岂能跟我冲锋陷阵?”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在满广志看来,无论未来战争形态怎么变,指挥员身先士卒这一条不能变,这是我军打胜仗的重要“法宝”之一。

  “平江起义团”团史馆里,他指着墙上照片,对记者说:“你知道吗?当年湘江战役时,我们团一天牺牲了两位团长。”

  如今,在信息化战场上,指挥员要赢得官兵的信任和拥戴,不仅要有“跟我上”的勇气,还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

  去年秋天实兵对抗,草原上的风刮得帐篷呜呜作响,警侦连连长郭志威找到满广志:“团长,风太大,无人机还飞不飞?”

  满广志说:“风速还没达到安全上限,马上飞!”

  趁着夜色,无人机起飞,很快将对手兵力部署清晰传回……

  结果,对手大败。官兵们纷纷说:“跟着咱团长打仗,心里特踏实!”

  官兵心里的这一份“踏实感”,不仅仅是团长身上那股浑身是胆的“强攻”,更是他头脑中关键时刻特别管用的“智取”。

  训练场上,满广志那双眼能冒火,谁要犯了错误,他能把你剋得直掉眼泪。训练场下,看到自己的兵受伤了,他是真心疼。

  采访中,他一口一个“我的兵”:今年我的兵连续参加了5场重大演习,在朱日和待了近5个月,没有一个喊苦喊累的……这不经意的每句话,都流露着他对战士的那份热腾腾的爱。

  满广志感动着他的兵,他的兵同样感动着满广志——

  那次,全师搞5公里越野对抗赛。半途中,班长胡伟不小心脚崴了,他咬牙坚持比赛,最终跑了20多名。下来后,他一瘸一拐地走到满广志面前:“团长,对不起!”

  听到这,满广志差点落泪,拍着小伙子肩膀安慰:“没事,你很棒!”

  满广志五音不全,可他喜欢和战士一起“吼”军歌——他说,那是一种激情的释放,也是一种和战士心心交流的方式。

  “和平使命-2014”多国联演,满广志带领团队又一次代表中国陆军出征。

  军旗飘扬,战车轰鸣。硝烟中,望着麾下这支全新的信息化部队,满广志信心满满:“如果明天发生战争,自己的团队一定是一把锋利的剑”。(柳刚 钱晓虎 张晶智 郭创立)

分享到:
(责编:邱越、闫嘉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