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新的伟大征程中,党中央、习主席进一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强军目标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沿着法治轨道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在军事领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举措,对于充分彰显法治的巨大威力、在高度法治化基础上实现强军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军无法不立,法治兴则军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在强国强军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法纪严明,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新形势下,我军正在朝着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奋勇迈进,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军在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中的地位作用也更加重要。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当今世界,国际战略格局深刻变革,我国进入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党治国理政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党中央、习主席科学总结国内外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创造性地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确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就“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作出部署要求。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的人民军队,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石和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党治国理政的法治理念贯彻到军队建设之中,必然要求推进依法治军。深入推进依法治军,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的重要保障。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和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战争加速演变,武器装备更加精密,组织结构更加复杂,协同配合更加密切,也更加需要发挥法治的导向、规范和保障作用。习主席审时度势,鲜明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强军目标,并强调“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深刻揭示了依法治军在实现强军目标中的基础地位和基石作用。在强军进程中,我军的革命化需要法治来强化,正规化需要法治来实现,现代化需要法治作保障。实践证明,军队越是现代化,越要法治化。不推进依法治军,就无法治理现代化军队,就难以适应现代战争需要。
破解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中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仍有不少顽症痼疾严重影响着强军事业的发展。比如,有的领导干部喜欢搞“一个将军一个令”,习惯于按“土政策”或经验办事;一些单位铺张浪费、管理粗放,使有限的军费难以发挥最大效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及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屡禁不绝;“民参军”渠道不够畅通,“军转民”机制不够健全,影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等。从深层上看,一个重要根源在于法规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不仅如此,现代战争既是军事仗,也是政治仗、法律仗,非战争军事行动往往也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受到国家法律甚至国际法的严格规范和制约,这些都对依法开展军事行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深入推进依法治军,才能全面有效运用法治手段解决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中的不少突出问题,沿着法治轨道推进强军兴军事业。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
“法与时变,礼与俗化”。新形势下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顺应国势,反映军心,透射梦想,时代意蕴鲜明、深刻。
贯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理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等等。这是我们党提出的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适应的更高的法治目标,是法治国家的升级版,是党的法治理念的重要升华。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一个重要指向,就是在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理念,牢固确立依法治军在军队建设中的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努力建设一支与法治中国相称的现代法治军队。
保障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新目标。深入推进依法治军,有着新的目标任务,就是为实现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服务。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依法治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法治军队,既是中国梦、强军梦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宏伟蓝图的战略部署,更是实现百年中国梦、强军梦的有力保障。因此,必须将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纳入建设法治中国、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总体部署,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紧紧围绕强军目标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进一步推进法治强国和法治强军。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新要求。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和建军之魂,也是依法治军的核心和根本要求。我们讲依法治军,是在党的领导下、遵循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进行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政治指向。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既是最高的政治要求,也是根本的法治要求。不仅体现在宪法、国防法、政治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更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体现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要求。深入推进依法治军,是一个落实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系列法律制度的过程。最重要的,就是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把党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张,以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以法治化保证革命化,确保军队最高领导权、指挥权始终属于党中央、中央军委,确保军队始终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
于法有据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新任务。深入推进依法治军,正值国防和军队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新一轮改革把领导指挥体制改革作为重点,把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作为重中之重,把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改革作为军队政策制度改革的重头戏,要解决的大都是长期积累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难度更大、复杂性更强。习主席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新形势下,依法治军既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取向,又是其重要基础保障。发挥法治对改革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确保改革沿着法治轨道顺利发展,对推进依法治军提出了新的更高需求。
坚持依法治军、法治强军,围绕强军目标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
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必须契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进程,着眼强军兴军新需求,进一步推动治军方式向法治转变,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大力培育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当前,依法治军必须上升到文化高度来谋划和推进,治本之策则是提高官兵的法治素质,使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结合当前全军“六五”普法,加强法治教育宣传,使全军官兵的法治素质有大的提升。要牢固确立以宪法和法律治国治军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官兵,增强官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要通过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典型示范、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方式,努力使法治精神融入官兵的思想和行为,进一步在全军树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风尚。
健全适应现代军队建设和作战要求的军事法规制度体系。推进依法治军,基本前提是科学立法,增强军事法规制度的科学性针对性适用性。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以国防法为核心的军事法规体系,但仍有不少法规制度难以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法治中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新形势新要求。亟须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部署,严格规范军事法规制度的制定权限和程序,完善立法规划,突出立法重点,提高立法的科学化水平。要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尽快健全完善信息化军队的体制编制,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训练、保障,战时国防动员、战时刑事诉讼等方面的法规。加快推进领导指挥体制、武装力量制度、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军民融合制度等改革,加快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使各方面军事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强军兴军提供法规制度支撑。
提高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治军先治官。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带头确立法治思维,牢固树立法律高于权力、法威高于权威、权力必须关进制度笼子里的观念,破除“重权力、轻法律”的传统观念和“重管人、轻律己”的特权思想,努力养成决策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方式。要自觉运用法治方式,进一步从习惯于经验、“土政策”转向主要依靠法规制度指导和开展工作。要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努力形成领导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运转、官兵依法办事的良好局面。
增强法规制度执行力。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必须坚持从严治军铁律,加大军事法规执行力度,明确执法责任,完善执法制度,健全执法监督机制,严格责任追究,狠抓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落实,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要增强依法履行职责意识,牢固树立领导机关就是执法护法机关、领导者就是执法者护法者的观念,防止贯彻执行法规制度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要坚持防微杜渐、治病救人,对军人违法问题早发现、早教育、早查处,防止问题恶性渐变,防止因“小恶不纠”引发“破窗效应”,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
(执笔:张明仓)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