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职责勇担当
清晨,西非大陆从沉睡中醒来。
加奥营区喇叭里传来熟悉的起床号声,这座依沙傍河营区里的中国维和部队官兵迅速集合、出操……
一切似乎同国内军营并无二致,但很多身在其中的人却又觉得这里“很不一样”。
从衣食住行,到警戒防卫,再到卫生防疫,百余项工作都按照维和要求分解,创新形成了“防卫警戒科技化、技术保障专业化、装备维修规范化、日常生活便捷化”的维和行动模式,并制成“维和保障工作手册”专题网页,随时打开任何相关人员的手提电脑登录进去,一项项内容尽收眼底。
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力,催生着一个个带有“中国”字样的维和标准问世:警卫分队开创“首次担负快速反应支援拳头”,首次组建服务联合国平战结合仪仗队等6项我军维和历史先河;在任务责任区勘选10余条线路、划区分块标注78个控制点、穿街过巷锁定36个参照物,圆满完成697次机动巡逻、警戒护送等安全防卫任务。
在沙漠腹地执行建设任务的荷兰工兵,频遭恐怖袭击威胁。艰险危难之时,他们首先想到了中国警卫分队的过硬素质,请求为其提供安全防卫。这是我军自1990年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首次派出安全部队为外军提供全域安全防卫。
当地动荡的时局,使维和官兵随时面临着紧急任务的考验。6月4日凌晨,外国5名维和官兵遭遇路边炸弹袭击,在与反政府武装激烈交火中受伤。医疗应急分队立即驱动装甲救护车,冒着随时可能遭受袭击的危险,把伤员安全接回医院。
五个医疗室同步展开,同时上演着“生死时速”:1名受伤人员左眼炸伤严重,眼科主治医生周润海第一时间对其眼部炸伤进行清创缝合,并针对左眼视神经挫伤严重的实际申请空运后送相关医疗机构进行治疗。1名遭受枪伤右腿被子弹贯穿的士兵,出现胫骨粉碎性骨折,如不减压就有截肢或肾衰的危险,骨科副主任万世勇立即进行切开手术,成功保住了其下肢。
时间就是生命,速度就是胜券。很多医护人员从接手患者后就寸步不离,连续在一线奋战近50个小时,直到全部伤员都脱离危险才放心地离开病床。联合国负责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拉德苏视察医疗队时闻听此事,深受感动地在留言簿上这样写道:“感谢中国,感谢医疗队一流的奉献与合作!”
和平是对军人的最高褒奖,但和平必须靠强大的实力来赢得。凭借过硬的素质,中国维和官兵有效化解了大规模暴力游行、武装冲突交火波及等60余起突发事件,无一伤亡;工兵分队出色完成109项重大工程任务;医疗分队接诊患者1063人次,开展大型手术45例,被当地人和友军形象地称为“蓝盔天使”。
中国首批赴马里维和部队在与各种高风险的非显性对抗中声名远扬,联合国总部给予通电表彰,395名官兵荣获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