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缅怀“飞鲨之父”罗阳:国之重器以命铸之

2014年11月25日09:57    来源:中国军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缅怀飞鲨之父“罗阳”:国之重器以命铸之

两年前的今天,歼15的成功起降和英雄的陨落,让我们的心灵受到同等的震撼。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么?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

罗阳的生命随着为之奋斗的歼-15一同降落。最后,他倒在了终点。

“飞鲨”守护者罗阳的最后时刻

2012年11月27日,上午10时许,辽宁舰航空部门官兵列队飞行甲板,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鸣笛声响起。

这是对一位默默无闻的科学家不同寻常的礼遇——为突然倒下的歼-15战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为无名英雄致敬。

对于罗阳,此前人们几乎一无所知。

“虽然笑容写在每一个人脸上,但从罗阳的笑容中,不难看出疲惫和憔悴。”电视画面中留住了罗阳走下航母,接受同事们道贺的瞬间,时间定格在了11月25日上午9时,罗阳生前三小时。

下舰后,罗阳并没有拥抱大家,只是与欢迎的人群握握手,就拖着沉重的步子离开了现场。

在大连港,看到大家都沉浸在喜悦中,51岁的罗阳有些兴奋,毕竟,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圆满完成歼15舰载机着舰首飞,具有历史性意义。

随行的同事此刻都会不时多看罗阳一眼,这个上午,罗阳已经不止一次做出相同的动作,偶尔轻微地抚摸下自己的胸口。

“早上从舰上下来,我是第一次听他讲难受,胸疼。后来我们才知道,前一天晚上,他就感觉胸疼、耳朵疼,但他一直忍着,没有吭声。”中航工业集团重大项目部主任吕杰说。

显然,大家并没意识到,胸痛是心脏猝死的先兆,有些人以为这是航母上的一种通病。从医学上说,航母船舱长期处于闭气状态,是大面积心肌梗塞的诱因之一。

11月23日,歼-15起飞时巨大的轰鸣声,震得人心脏难以承受,作为歼-15的研制者,罗阳坚持在距离不超过20米处观看、记录。

像航母这样的重大国家项目,兴奋、紧张、巨大压力,也在航母上8天里交织着。作为舰载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的压力不言而喻。

11月24日,与妻子最后一次通话中,罗阳略带兴奋,“整个任务都已经完成了!”

这一天晚上,罗阳仍十分高兴地和吕杰走到甲板上歼-15飞机旁,畅谈歼15的未来。

下舰后,罗阳推掉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庆功会,另一件是给母亲、妻儿报个平安,径直回到了宾馆,一回到房间,罗阳便手按胸口横躺在床上。

沈阳飞机工业公司党委书记谢根华赶紧让人联系,将罗阳送往几公里外的大连市友谊医院。距离医院大门还有100米左右,罗阳已喘不过气来,医护人员当即在医院门口大厅做起急救……

由于各种机型的研制任务非常重,罗阳没能抽出时间参加沈飞组织的体检,一些身体方面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

11月25日12时,一个姿势红遍了大江南北,飞行助理下蹲屈身,右手臂迅速上扬,做出一个酷似举枪射击的姿势。许多中国人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而同样在12时,在永远缺少了罗阳的庆功会上,歼-15舰载机总设计师孙聪难掩悲伤,和沈飞总设计师王永庆一直沉默着、抽着烟,“怎么活蹦乱跳的一个人就没了?”

当晚,沈飞集团官网主页已换成黑白色。

沈飞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舰载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是在2012年11月18日踏上了辽宁舰。

而在上舰之前不到20天内,罗阳连续完成两个重点项目,紧接着参加珠海航展,17日飞回沈阳后,连家都没回就连夜从机场前往基地。

吕杰曾劝阻过罗阳,“出海舰上生活比较艰苦,别上去了”。他坚持,“这么关键的时候,一定要上去”。

罗阳知道,舰载机首次起降或许是一个里程碑。这可能是沈阳飞机公司的又一次大转型,如果歼15能试飞成功,国家将实现10年跨越,缩短15年的差距。

“今年8月辽宁号入列时,海外媒体预计中国舰载机成功应用至少需要1年半,没想到我们仅用2个多月,就成功实现了最为关键的起降试验!”中航工业集团董事长林左鸣来到航母上督战,对前景做出了诸多良好预测。

几个简单数字背后,隐藏的故事有很多。

早在2007年,沈阳飞机工业公司的老员工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为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后来居上,而沈飞公司缺乏突破点。“感觉总是被压着一头,吐不出一口气,整个都有力无处使的感觉。”一位沈阳飞机工业公司老员工说。

罗阳属牛,自然是“不用扬鞭自奋蹄”。

沈飞总工程师袁立与罗阳两家住上下楼,“他多少年来一直性情温和,但这些日子肝火旺盛,有时候说一说话声音就高了。”

有了歼11、歼15,还要有歼31……研发歼-15机比研发歼-11机困难得多,2009年试制了第一架,但发现引擎性能等各种问题,不得不一连试制了12架。

2012年10月31日,沈飞研制的AMF四代隐身战机(由于飞机编号为31001,一些媒体称之为歼-31战斗机,绰号“鹘鹰”)成功首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个同时试飞两种四代机原型机的国家。

罗阳每时每刻都要面对问题,每一次临界试验,每一次极限挑战,都无疑是一场惊险的生死博弈。

作为“飞鲨”守护者,罗阳最后一次接受采访时,特别谈到了压力,“压力是无形的,但全力以赴去解决难题的时候就会把压力忘掉。”

本来会继续和尚未正式亮相的新型飞机拥抱在一起的人,而今,沈飞集团正门前,罗阳的笑容定格在电子屏的大遗像上。面对罗阳遗体,妻子王希利悲痛地呼喊:“罗阳,我知道,这些天来你太累了!”

目光所及处,是一架巨大的歼8-II模型。这是30年前,初出校门投身国防事业的罗阳参与研制的第一个机型。

30年后,他的生命随着为之奋斗的歼-15一同降落。他倒在了终点。

(南方周末/2012年11月文)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煜(实习生)、闫嘉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