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贺兰山腹地,夜黑风劲,陆军第47集团军某旅组织的夜间实兵对抗演习悄然展开。
夜幕下,多个侦察小组向“敌”防御区域渗透,运用夜视装备精确侦察,一条条情报信息源源不断传回指挥所。指挥员快速研判“敌”情,缜密制定作战计划……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隐蔽在夜幕下的装甲车辆迅速脱去伪装,闭灯闭舱,互相协同,相互引导,如游龙般在戈壁滩分多路快速机动至预定作战地域。
面对波诡云谲的战场态势,指挥员坐镇装甲指挥车,采取夜间炮兵照明射击、步坦炮相互指示目标等方法协同出击。主攻分队采取交替掩护、动中射击的战法,以密集火力,对“敌”前沿防御工事进行打击。坦克群集火射击,“敌”阵地升腾起阵阵浓烟……
这是该旅紧盯短板弱项加大夜训强度难度,着力提高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的一个缩影。
“夜训必须与战场对接,否则提高部队实战能力就成了一句空话!”该旅领导告诉记者,由于夜间能见度低、目标捕捉难、射击命中率低、不安全因素多,使得夜训常常在难度、强度上打了折扣。旅党委“一班人”感到,只有把短板拉长,让弱项变强,才能推动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整体提升。
面对一个个制约夜间战斗力提升的难题,他们对照大纲要求和实战标准,梳理出先昼后夜衔接训、先分后合综合训、合理搭配交叉训、混编分组集中训等多种夜训方法,做到“白天熟训、晚上精训”,昼夜训练互补。同时,旅里增加了夜间潜伏侦察、夜间战场救护、夜间实弹射击等10多个险难课目,并结合野外驻训、重大演训活动,加大夜间实兵实装对抗演练的强度,检验夜战战法训法。
一次演练,一次“会诊”,指挥协同、火力打击等方面的多个问题被揪了出来。指挥机关集体把脉彻查“病患”,基层官兵对症下药根除“顽症”,部队在一次次的实战化训练中得到摔打锤炼,一批夜间攻防战斗的新战法训法应运而生。
本报记者 王传顺 特约记者 郭崇德 通讯员 郗智聪摄影报道
图①:坦克群进行夜间机动。
图②:指挥员快速研判战场态势。
图③:运用多种通信手段,提供实时战场信息保障。
图④:侦察兵对“敌”目标实施精确侦察。
图⑤:炮兵对“敌”目标进行火力打击。
图⑥:官兵在近似实战环境中锤炼夜战本领。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