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中国不屑复制苏35 歼31配矢量推力发动机没有差距

2014年11月27日07:46    来源:环球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中国根本不屑复制苏35 歼31配矢推没有任何差距

  据环球人物杂志报道,11月15日,珠海航展闭幕的前一天。天气一改连续几日的阴沉,展露出明净的蔚蓝。18万观众拥入展区,为的是一睹航展盛况,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就是其中的一员。

  下午2时35分许,当人们还在对阿联酋等国飞行表演队的精彩献艺赞不绝口时,突然从机场方向飞来一架紫灰色战斗机,低空掠过,现场立刻发出一片尖叫:“哇,苏—35!”

  带着亢奋的轰鸣声,苏—35在空中由平飞到旋转,由旋转到翻转,接着垂直冲向上空,瞬间再向地面俯冲而下……每一个动作,都引来人们一片惊呼声。看着这精彩、疯狂的表演,不少现场观众感叹:“今天真是来对了!”

  “惊鸿一瞥”背后的发现

  当天人们看到的这款“惊鸿一瞥”的战机,准确的名称应该叫苏—35S,是俄军最先进的新列装战机,也是一直传说中国正在和俄罗斯洽谈欲购买的一款战机。

  苏—35S是苏—27家族的新成员。由于该机采用了大量第五代战机的技术,因而具备第五代战机的很多特征。

  在航展举办期间,一些军迷发现了苏—35S的“非凡之处”。

  滑跑距离短。一般情况下,苏—27的起飞滑跑距离为450米,而苏—35S在滑行了不足300米后即能腾空而起。更令人惊奇的是,这种短距离的起飞,竟然是在发动机未开加力的状态下进行的。

  机动性能优良。在飞行表演中,它能做人们想象不到的高难度飞行动作,演示了几乎是零半径的原地掉头,或者一边以机头为轴心旋转,一边下降。这些表演完全颠覆了人们传统印象中的飞行概念。

  载油能力超强。人们知道,所载燃油越多飞的航程越远。苏—35S的最大航程可达4500公里,比苏—27增加了20%以上。这是因为其主油箱能容纳11.5吨燃油,机翼下挂载的两个副油箱还能装大量燃油。此外,苏—35S还安装有可伸缩折叠式的空中加油系统。

  军迷们发现,苏—35S在航电设备、探测系统和制导武器等方面也都有不少过人之处。

  “螺旋上升”的研发之路

  有西方军事学者将苏—35S定义为苏—27的“升级型号”。事实上,俄罗斯人为了这一重大的升级,前后经历了长达20多年,其过程也是相当曲折的。

  苏霍伊设计局是俄罗斯最著名的飞机设计局之一。1988年6月28日,苏霍伊设计局设计的苏—27M首飞,该机的最大特征是使用了三翼面布局,即它拥有前翼、主翼和尾翼三个水平翼面,使得这款战机在机动性能方面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

  当时,苏联面临解体,经济下滑,苏霍伊设计局急于挣外汇,就将苏—27M的出口型命名为苏—35,并于1992年9月在英国范堡罗航展上展出了苏—35战机模型。此后,苏霍伊设计局和共青城飞机制造厂总共改装、生产了17架苏—35,其中一架后来加装了推力矢量喷管,变为苏—37。但当时这些战机并未找到合适的买家。

  直到本世纪初,俄罗斯军方的经费多了起来,五代机项目的预研也有了初步成果。于是,将新技术运用在苏—27的改进上,自然是水到渠成。2003年,苏—27M2的设计方案诞生,这实际上就是新苏—35的构型。2006年7月,新苏—35的概念模型出现在范堡罗航展上。为了区分新老苏—35,苏霍伊设计局将新型机冠以苏—35BM之名,“BM”即英文 Big Modernization(重大改进)的缩写。此后的苏—35S,又是在苏—35BM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

  有趣的是,在经历了老苏—35三翼面战机后,现在的苏—35S在翼面的设计上,又回到了常规布局方案上。人们或许要问,到底哪种布局好呢?因为时代不同,技术基础不同,选择就应该是不同的。苏—35S重新回归常规布局,应该是一种螺旋式上升。无论是老苏—35还是新苏—35,对苏—27机体的改进都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提高强度,增加载弹量;二是提高机动性。在上世纪80年代,要提高战机机体的强度,就必须减少其载重量。而到了90年代,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战机的设计已可以在不增加机体重量的情况下提高机体强度。苏霍伊设计局通过试验发现,在提高机动性方面,用推力矢量喷管比三翼面的效果更好。

  2008年2月,在莫斯科郊外的茹科夫斯基飞行试验研究院,新苏—35原型机成功进行了55分钟的首飞,一切近乎完美。然而,就在苏霍伊设计局准备将新苏—35推向市场时,问题又来了。2009年4月26日,一架新苏—35原型机在阿穆尔河畔的共青城机场起飞进行飞行测试时,因制动和供油系统故障,飞机起火燃烧,飞行员侥幸弹射跳伞成功逃生。

  战机坠毁,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拖延了新苏—35的研制进程,因为试飞时间至少会延长一年以上。于是,直到2011年5月3日,苏霍伊设计局新命名的第一架苏—35S才试飞。同年9月9日,该局宣称,苏—35S经过300多个架次的飞行测试,证明所有性能符合设计要求。2013年,苏—35S开始少量装备俄空军。

  丰富中国的四代战机

  有关中国要引进苏—35战机的传闻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10多年来一直没有间断过。其间,中俄双方的谈判进行得非常艰难,主要是俄方曾担心苏—35会不会技术泄露等。而在近几年,中国的歼—20、歼—31陆续首飞,这不得不让人心生疑惑:都有了具备隐形能力的四代机了,中国为何还要购买苏—35呢?

  西方的解读是“看上了苏—35的技术”。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的文章认为,中国看中了该机的“猎豹”无源相控阵雷达和117S发动机。该文还渲染称,苏—35S技术太先进,“中国无法复制苏—35”。

  据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了解,起码“看上苏—35的无源相控阵雷达”的说法难以成立。在珠海航展上,一位中方电子领域的专家告诉记者,10年前中国专家组到访俄罗斯、乌克兰时,同他们接谈的是那批人;10年后再去,接待他们的还是那批人。可见,两国人才断层十分严重。而中国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如今早已在预警机上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在战斗机上采用该雷达已不存在任何障碍。俄罗斯的工程师也承认,中国还曾向俄方推销质优价廉的固态收发模块——这是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核心器件。

  至于外媒说的“中国无法复制苏—35”,实际上是中国根本不屑于复制苏—35。同在珠海航展上露面的中国歼—31,已证明了其实力。它在气动布局、隐形性等方面上都有自己的优势,如果配一台带推力矢量喷管的发动机,歼—31的超机动性和苏—35S没有任何差距。歼—31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大大小于苏—35S,且其携带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比苏—35的无源相控阵雷达先进。

  正是中国有了诸如歼—31、歼—20这样的先进战机,才使得中国现在引进苏—35S与当年引进苏—27有了完全不同的内涵。当初,中国人是以仰视的心态去看待苏—27的;而如今,中国人则是以一种挑剔的眼光来看待苏—35S的。

  那么,中国引进苏—35S的目的何在呢?其实,中国就是想丰富四代战机,将它作为中国战机的“过渡机型”。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实施战略重点东移,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陆续部署F—35等最先进的战机,制造压力。中国能与之相匹敌的歼—31、歼—20目前仍处于试飞阶段,而苏—35S买来即可使用,它在机动性、作战半径、武器载荷方面都优于F—35,只是隐形性能稍弱,完全能与F—35抗衡。但与美国的F—22相比,还有点差距。有外国媒体指出,中国引进苏—35S可作为其空军战斗力的补充,在最先进战机服役前发挥作用。

  在珠海航展上,苏霍伊公司第一副总经理鲍里斯·布雷格曼透露,他们和中方的洽谈已基本完成,很快就会签订合同。至于有些人担心的“出售给中国的苏—35S会不会进行部分技术阉割”,鲍里斯明确表示:“出售给中国的苏—35S无论在发动机、雷达还是航电设备上,都与俄罗斯空军使用的苏—35S是一模一样的。”

分享到:
(责编:邱越、闫嘉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