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诞生的那一天起,苏-35及其早期改型苏-27几乎就是“矢量机动”最著名的“代言人”。它的一对发动机拥有可360度全向旋转的矢量喷口,可以做原地筋斗、钟摆、悬停、落叶飘等花活儿,看得人们眼花缭乱。西方直到同样采用了矢量技术的F-22出现,才拥有匹敌苏-35的超机动能力。
不过,近年来,有一派军事专家和军迷认为,F-22、苏-35、苏-30MKI、米格-29OVT等在航展中表演各种好看、夸张的矢量机动,其实是中看不中用,因为这些动作都是在低速状态下做的,而且损失很大能量,无论你怎么转怎么翻,都很难逃脱现代化空空导弹和地空导弹的“魔爪”。
徐勇凌对此观点不以为然。“没有矢量发动机的四代机,盘旋一圈,最快也要10多秒20秒,而矢量战机只要两三秒就能掉头180度,能量损失其实比普通战机少得多。”
他具体分析道,“在近距离格斗中,普通战机如果发现身后有敌机,你转一圈,对方导弹已经发射出来了;而在被咬尾时,矢量战机就有可能在敌机对自己构成发射条件前,把机头指向敌机并抢先发射导弹,同时,敌机看不见本机尾喷管这个大辐射源,也降低了被红外导弹击中的概率。”
另外徐勇凌还透露,矢量机动对规避导弹也大有好处:“因为战斗机的速度太快,导弹打飞机要有提前量,要连续计算目标运动轨迹。矢量战机瞬间能改变运动方向,一转眼就掉头走了,来袭导弹推测两秒钟后目标的位置极易出错,很容易扑空。”
因此,在瞬息万变的空战中,矢量技术对于把态势变被动为主动,可谓助益巨大。(屠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