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解密真实拆弹部队:训练从爆竹开始 淘汰率高达85%【2】

2014年11月27日13:09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解密真实"拆弹部队":拆弹训练从爆竹开始 淘汰率高达85%

  电影《拆弹部队》画面。

  此外,心理训练也是培训科目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用一位退役的美军拆弹专家的话说,“我们必须有在重压之下做决定的能力。”

  美国军方逐渐开始加大拆弹部队的发展速度,已经投入数十亿美元资金用于训练拆弹组,购买拆弹机器人等。

  通常情况下,每个美军的拆弹小组需要有7个人,在执行拆弹任务时他们各自有不同的分工。不过近年来由于美军兵源紧张,很多时候拆弹小组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通常只有三个人一起行动。一名经验丰富的拆弹专家当队长,两名士兵为辅助人员。

  出门乘坐“大水牛”

  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军拆弹部队的主要任务有三个:第一是保护重要人物的交通安全,第二是拆除已发现的简易爆炸装置,第三是在爆炸发生后前往爆炸现场调查,寻找线索等。

  拆弹部队使用的车辆是重型装甲防雷车,这些车通常都有一些奇怪的名字,比如“水牛”、“美洲狮”或者“哈士奇”。车上放着他们必需的所有设备:排爆机器人、排爆服以及水和食物。

  驻伊美军士兵准备爆破炸弹。

  拆弹很粗暴

  发射火箭弹开辟前进通道

  美国海陆空军都会有自己的拆弹部队,一般可以分为军警两条线。

  《拆弹部队》中的主角因为在城市里工作,更类似警方的拆弹小组。野战部队拆弹的手段远比警察粗暴得多,地面部队攻击路线上敌人已经布雷,现代工兵不会一个个去拆。常见的做法是使用排雷火箭,发射一排带有爆破索的火箭弹飞跃雷区上空,然后引爆这些爆破索。通过剧烈的爆炸,就能清理出一条通道来。

  现代的炸弹引信几乎都是电子化的。如果仅仅是电子引爆,问题当然不大,拆掉导线或者破坏电源都可以让引信失能。但制造炸弹的人也会进行技术改进,增加防拆功能。因此,对拆弹专家而言,要搞清楚所有的炸弹究竟是何种情况是不可能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法拆弹,现在比较常见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液氮或者干冰一类的东西喷射引信部位,使其迅速降温,而在接近绝对零摄氏度的情况下,大部分电子零件都会失效,这样就可以忽略引信的防拆功能。

  另一个与之相反的思路是用数千摄氏度的高温火焰点射引信,将引信在不到1/10秒内彻底融化,这种办法常见于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扫雷专家。相对于不好储存携带的干冰而言,制造高温火焰显然更为容易。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煜(实习生)、闫嘉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