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战线
信息对抗
致命武器 战争胜败惊天逆转
密码学与战争有着天然联系。作战情报“加密”与成功“破译”,使战争形势大逆转的事例不胜枚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密码的运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战争乃至历史的进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英国成功破解德国“齐默尔曼电报”,使美国放弃中立地位而对德宣战,最终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赢得了战争胜利。
二战初期,因无线电密码被德国人破译,而使北非战场英军详细作战计划被源源不断送到德军将领隆美尔的案头,使英军陷于被动境地,直至更换密码,才使德军不再“耳聪目明”。波兰沦陷后,其密码机构在数学家、现代计算机科学奠基人——图灵领导下,破解了德军九成以上“恩尼格玛”密电文,使德国许多重大军事行动对盟军不再是秘密。对此,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称密码破译者是“下金蛋最多的鹅”。
同样在二战中,日本研制的JN-25B密码,曾自认为是当时最高级密码而不可被破解,并为日军成功偷袭珍珠港发挥了重要作用。1942年5月,日军欲故技重施,妄图偷袭中途岛,想一战奠定其在西太平洋的统治地位。然而,美国海军密码局在英国“布莱切雷庄园”协助下,成功破译此密码,洞悉到日本人的野心,给了日本联合舰队致命一击。美军尼米兹上将曾写道:“中途岛战役本质上是一次情报侦察的胜利。”
1943年4月,美国人再次截获日军密电,成功设伏,在空中干净利落地干掉了山本五十六,报了一箭之仇。艾森豪威尔在总结盟军密码破译工作时说:“它拯救了盟军千百个士兵的生命,加速了敌人的灭亡,并迫使其最终投降。”
挑战未来 信息安全不容小视
小小密码,作用非凡,被誉为信息安全的“守护神”。如今,它伴随时代与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同时“加密”与“破译”也面临全新的挑战。
量子计算功能强大,将为密码学的发展打开一扇新大门。尽管量子计算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军事强国均围绕其展开了深入研究。如基于量子力学的量子密码、基于分子生物学的DNA密码、基于类随机行为的混沌密码等。此外,一些基于数学困难问题的密码也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各种新技术的融合将成为未来密码学发展的主流。
正因如此,世界一些军事强国不遗余力加强研究与应用,以确保在密码学领域取得技术领先地位。据悉,美军已启动一项密码现代化计划,旨在为作战指挥系统提升全时域、多手段、高时效的动态安全保护与情报获取能力。日本则将信息加密技术列入国家级高技术项目,正紧锣密鼓推进未来密码技术加快发展。(记者 王握文 通讯员 徐 珣 海 昕)
(来源:解放军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