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红旗插上“生命孤岛”

郭丰宽

2015年05月14日05:03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把红旗插上“生命孤岛”

  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的绒辖乡,虽是弹丸之地,却因地处珠穆朗玛峰脚下而闻名中外。

  尼泊尔大地震波及绒辖乡3个行政村,尤其是左不德村,95%以上房屋倒塌。因通往山外的唯一道路被多处塌方阻断,加之通讯瘫痪,这里成为地震灾区的“生命孤岛”。

  地震发生后,定日县人武部派出“珠峰应急民兵连”驰援绒辖乡,展开扣人心弦的救援行动。

  舍小家为大家奉命出征

  “我家里无大碍,就让我参加救援行动吧!”

  4月27日晚,定日县人武部部长李自强得知克玛乡民兵嘎曲家里受灾,决定不安排他参加救灾行动。嘎曲家的房屋被震裂。他的父母年近六旬,弟弟在地震中手臂受伤,孩子在襁褓中需要照料。但是,听说绒辖乡灾情更重,嘎曲毅然找到人武部领导请战。

  灾难降临,应急民兵冲锋陷阵,把大爱洒向救灾一线。

  5月7日,是民兵达瓦桑布妻子的预产期。接到执行救灾任务的电话后,达瓦桑布将妻子托付给邻居照顾,随即赶往人武部,加入救援队伍。

  “一家困难算不了什么,大家的困难才是最要紧的!”当李部长问他家里有没有困难时,他响亮地回答。

  “一排到齐!二排到齐!……”28日上午,由125人组成的“珠峰应急民兵连”,一人不落地集结完毕。

  再多艰难也要踩在脚下

  民兵们装载好救灾物资,迅速赶往绒辖乡。中午时分,救援队伍到达岗嘎镇。

  从岗嘎镇到绒辖乡还有80多公里,全是在群山间穿梭的“搓板路”,中途需翻越海拔5400米的普士拉雪山,大部分路面被雪水泡得泥泞难行。

  翻越普士拉雪山时,第一辆车陷入雪地,动弹不得。人武部政委赵思升情急之下脱下大衣,塞进车轮底下喊道:“来,一起推!”

  荒野,零下10摄氏度,寒风吹在脸上如刀割。剧烈运动加上氧气稀薄,高山反应包围了每一个人。

  “余震来了!”28日下午,赵思升带领民兵队伍到达绒辖乡,组织群众撤离。这时,余震突然袭来,碎石如雨般从山上飞滚而下。眼看一块石头就要砸向藏族阿妈普次,民兵格桑一把把她拽到怀里,紧紧护住她的身体。

  普次阿妈安然无恙,格桑的手臂却被石块砸中,鲜血直流。普次阿妈脸上挂满泪水,紧紧握住格桑的手说:“突及其!突及其(谢谢你)!”。

  把党的关怀送进大山里

  “轰!轰!轰!”

  5月1日上午,随着三声巨响,最后一块阻挡人们进入左不德村的巨石被炸碎。“珠峰应急民兵连”民兵抬着救灾物资,向左不德村的灾民临时居住点挺进。

  “困难再大,也要把党的关怀送进大山里!”民兵救灾队员发出的铮铮誓言,在山谷中回响。

  “那边两人一组抬帐篷杆,这边四人一组抬帐篷布。”山脚下,人武部副部长罗让正在有条不紊地指挥。

  “啊!”循着叫声望去,大家发现民兵达瓦桑布的脸庞被路边伸出的荆棘划出了一道血印。上山道路不足一米宽,且落满了荆棘和碎石。每顶帐篷重100余公斤,4人一组,每人相当于负重近30公斤,攀爬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上,艰难可想而知。

  为了不让后面战友再受伤,民兵扎西平措、丹增八珠凭着熟悉地形和适应高原环境的优势,抬着帐篷杆走在最前面,为战友清除道路上的荆棘,并不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寒风劲吹,红旗猎猎。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把“珠峰应急民兵连”的旗帜插在了左不德村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上。78岁的老阿妈其美用藏族最亲密的礼节——头碰头,欢迎民兵们的到来。她紧紧搂抱着大家,眼含热泪说:“你们是共产党派来的救命恩人!”

  这是记者从救灾日志上摘抄的一组数据——

  截至5月8日上午,在左不德村参加救灾的30名“珠峰应急民兵连”民兵,共转移群众42人,抢救伤员8人,清理损毁房屋56间,疏通道路5.5公里,找回群众遗失的牲畜7头,协助装运救灾物资23吨。

(来源:解放军报)

图片聚焦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3.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4. 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5.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