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藏吉隆5月20日电 特约记者谢析搏、通讯员皮峰报道:经过中国武警交通救援大队连续9天奋战,因“4·25”强震中断的中尼公路吉隆口岸至加德满都路段,于20日全线抢通。
今天15时,中国武警交通救援大队总指挥傅凌和尼泊尔军方代表塔帕,在尼泊尔蒂穆雷村共同宣布:吉隆口岸至加德满都道路实现全线贯通,具备通车条件。这标志着因尼泊尔强震损毁的中尼公路西藏樟木口岸至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与西藏吉隆口岸至加德满都两条中尼大通道实现双线贯通。
此前,中尼公路樟木口岸至加德满都段于5月8日由中国武警交通救援大队官兵成功抢通,5月12日尼泊尔发生强余震后再次中断。正在尼境内担负保通任务的中国武警交通救援大队官兵,抢通损坏最严重路段48公里,于17日再次成功抢通此条道路。
中尼公路吉隆口岸至加德满都段全线长132公里,是我国和尼泊尔陆上贸易的“黄金通道”。4月25日,尼泊尔地震发生后,该路段损毁严重。中国武警交通救援大队抢通中尼公路西藏樟木口岸至加德满都段道路后,于本月11日从吉隆口岸出境,转战抢通这条道路。大队共派出260名官兵、70台工程机械,编成两个突击队和一个预备队,采取从吉隆口岸和加德满都双向掘进方式,展开道路救援和抢通工作。
针对该路段复杂危险的特点,中国武警交通救援大队使用新型无人机、泥石流地声预警仪、滑坡伸缩预警仪等先进设备,为抢通道路提供精确地质数据支撑和安全防护保障。救援官兵连续奋战216个小时,抢通损毁最严重路段18公里,拓宽加固道路112公里,清理塌方体28万余立方米,架设36米轻型钢桥1座,拆除危房42间,搬移损毁车辆40台,成功抢通这条公路。
上图:5月20日,在尼泊尔蒂穆雷,尼泊尔军方代表向中国武警交通救援大队的官兵献上哈达。当日,中尼公路吉隆口岸至尼泊尔加德满都道路实现全线贯通。(谢析搏)
皮 峰摄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