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运输线”缘何成美俄交锋牺牲品?

肖 玙

2015年05月31日03:57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北方运输线”缘何成美俄交锋牺牲品?

  近日,俄罗斯宣布停止经其领土向北约驻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转运武器、军事技术装备和军事物资。相关政府文件由总理梅德韦杰夫签署,并通报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俄罗斯的这一政策调整表明,俄美关系持续恶化,重启困难重重。

  2009年奥巴马出任美国总统后,开始“重启”美俄关系,并一度取得了一定成效——美俄签署了新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美支持俄加入WTO并终止对俄施加贸易限制的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作为回报,俄罗斯则支持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协助美国开辟向阿富汗运送物资的通道。美俄在阿富汗问题上的合作是双方关系“重启”后成效最为显著的领域。由于2011年11月巴基斯坦抗议美军越境轰炸哨所关闭了北约通过巴基斯坦的“南方运输线”,途经俄罗斯的“北方运输线”因此成了北约在阿富汗的重要通道。俄罗斯和北约2008年达成协议,允许北约经俄领土向北约驻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运输非军事物资。2012年,俄罗斯决定驻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可以通过地面交通工具过境俄罗斯在欧洲和阿富汗之间运送武器装备及军事物资,还可以使用俄领空转运这些物资。经过俄罗斯的这条转运通道被称为“北方运输线”。

  但美俄在阿富汗问题上的合作,并没有根本解决两国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美国执意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坚持北约东扩,两国在格鲁吉亚问题上针锋相对,在中亚地区激烈竞争。随着美国因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展开制裁,美俄关系开始持续恶化,“北方运输线”自然也受到了不小冲击。从2013年开始,北约利用“北方运输线”受到了诸多制约。在几经反复后,美国最终于2014年6月关闭了设在吉尔吉斯斯坦的马纳斯空军基地。反恐战争期间,马纳斯基地一直是美军在中亚最大的军事基地。

  根据联合国安理会2013年通过的第2120号决议,北约驻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的任期于2014年12月31日结束。目前,北约仍有1.2万名军事人员驻留阿富汗,为阿富汗安全部队提供训练、咨询和指导等支持。俄罗斯关闭“北方运输线”正击中美国和西方的软肋。

  由于美欧制裁,2014年俄罗斯的经济遭受了重大打击,资本外流、卢布贬值、商品短缺。加之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卢布贬值一度超过50%,俄国内民众的不满情绪也有所上升。当前,如何打破西方制裁是俄罗斯外交的重要任务。俄罗斯一方面加强了同中、印、韩等国家的合作,以缓解西方制裁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又频频示强,显示了其对抗压力的决心。此次关闭“北方运输线”的行动符合俄罗斯一贯的外交风格,即告诫西方,若缺少俄罗斯的参与,他们将难以实现自己的全球和地区目的。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的主题,冷战思维违背时代潮流。美俄关系的紧张,乌克兰问题的僵局,折射出大国之间在新形势下如何实践合作的困境。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回升,俄罗斯经济日趋稳定,在对美关系上展现出了更多的自信。如果说2014年俄罗斯外交是被动应对的话,那么2015年的俄罗斯将更为积极主动。然而,就美俄关系缓和而言,随着奥巴马政府执政进入尾声,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执行力不断下降,美俄关系重启的前景变得更加渺茫。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

(来源:解放军报)

图片聚焦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东京奥运会今日看点:中国队向女子蹦床金…
  2. 初心砥柱天地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3.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
  4.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5. 便民早餐暖胃又暖心(人民眼·人民城市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