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816”,一个无法抹去的生命代号(人民眼·本期聚焦·三线建设)

本报记者 阎晓明 牛一兵 王斌来 禹伟良 崔 佳
2015年06月26日06:0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816”鸟瞰。

大战取水口。

军工洞中核反应堆堆芯。

当年建设者重返洞体参观。

“816”是个工厂,位于滚滚乌江流经重庆市涪陵区的小镇白涛;

“816”是项工程,在乌江之畔的金子山内,“挖”出了一个“世界最大人工洞体”:其最大洞室,高79.6米,相当于20多层楼,深入乌江江底30余米。

这个代号“816”的进洞原子能反应堆及化学后处理工程,有惊天动地之举,无惊天动地之声,当年为绝密核工程。

时隔近半个世纪来写“816”,它既是一个历史名词,也是一种民族精神,一段共和国记忆,更是几代人的青春。

这个历史名词叫作“三线建设”;

这种民族精神叫作“无私奉献”;

这段共和国的记忆叫作“备战备荒”;

而几代人的青春记忆汇成一句话,就是——“当祖国需要的时候!”

非必要,潘开太不下楼,下楼就会习惯性地伫立东望。

东有乌江,江水澄碧,逶迤北去;沿岸峰峦叠翠,蜿蜒起伏……坚守武陵山深处46年了,这山这水还没看够?

岁月早已将这位79岁老人的心境擦得淡泊恬然,一切随遇而安——

从繁华京城辗转到偏远山沟,落差再大,他也只是淡淡的3个字:“没什么。”以前陌生的土地,已然成为老人一家三代8口人的故乡。

能走进这片深山,他却无法走出那个山洞。

洞子就在10多公里外的江东,藏在那个其貌不扬的“馒头山”(学名“金子山”)中。老人视线的焦点,也是唯一能望见的标志——一根高出山顶150米的排风烟囱。

烟囱从未冒烟,往事也并不如烟。

走进洞子,洞中有楼,楼中有洞。这个掏空了整座“馒头山”的人工奇迹,便是典型的三线建设战备工程——“816”地下核工程。豪情、激情,血水、汗水,潘开太们付出了太多太多。

青春无悔却有泪。当国内外形势发生巨变,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调整,“816”工程停建。梦断核化工,潘开太们一度感觉“时间都是灰的”。

搞核工业的“屈尊”卖化肥,曾经的中央直属企业“下嫁”地方……直面理想与现实的落差,“816”没有认输,“铸剑为犁”,艰难坚毅转身。

如今,洞体撩开神秘面纱,变身旅游景点;“816”厂改名重庆建峰集团,“解甲归田”的潘开太们也迎来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然而,无论是坚守还是离去,“816”,已成为他们无法抹去的生命代号,也成为共和国永远铭记的历史足迹。

“顶”出来的“好马”——

说走就走的人生旅行

潘开太百看不厌的,还有图纸。

虽说退休了,但还得“重操旧业”。“人家把工程图纸都送到家里来了,请你帮忙,你还能说不看?”

干了一辈子,连个业余爱好都没有,不遗憾吗?潘开太无所谓,被需要、被信任,才是他最大的快乐。

1936年出生在湖南汨罗,1957年考入湖南大学土木系,1962年分配到化工部下属设计研究单位;1964年调入核工业系统,先挺进大西北戈壁滩,后扎根大西南深山沟——人生的拐点,每每来得突然,但每次潘开太都很释然。

“1964年选调去核工业系统的某厂时,起初确定的24个人中本来没有我,但其中一人的专业不对口,组织让我去顶一下。”未曾想,这一“顶”,就从首都“顶”到了茫茫戈壁。

“1969年来‘816’厂,也是临时接到通知,说选调工程技术人员还差一个人,又让我去顶一下,第二天就要走。”潘开太行李都来不及收拾,拎个手提包就上路了。孰料,这一“顶”,就扎根了,从风华正茂“顶”到了两鬓染霜。

“说走就走的旅行”,对现代都市人来说,是时尚和洒脱;对潘开太那代三线人而言,则是使命与担当。

1966年,也就是三线建设全面拉开帷幕的第二年,中央批准修建我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代号“816”。号令一出,从全国各地选调的工程技术人员来了,工程兵部队来了……一时间,数万人云集乌江畔,靠山近水扎大营。

“三线建设要大干快上,我们又是搞核工业的,派到哪儿去就4个字:工作需要。不讲条件,也没想过讲条件。”

“816”的第一代人常说,当时四川涪陵白涛镇有两个特点:一是“一穷二白”,说这里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二是“一清二北”,说这里的工程技术人员很多来自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

“顶”到了“816”,潘开太内心的感受,最多的还是荣耀——那个特殊年代,自己“有海外亲戚关系”的背景,还能“好人好马上三线”、参加国家绝密的核事业,施展一腔报国热忱,这是何等的信任与幸运!

没有抱怨,就来了;没有“知识分子过田园生活”的浪漫,就如火如荼地开始了;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誓言,就默默扎根了……

专题:人民日报“记者调查”

(责编:宋煦冬、刘军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