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主义从1938年2月到1944年12月,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战时中国首都重庆进行了长达6年零10个月的大规模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镌刻在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梅园展厅序言中的这段话,将一桩桩疯狂的战争罪行披露于世人眼前。
很长时间里,关于二战史上这场空前的“战略轰炸”,并未有充分的史料和档案公之于众。但是,至今残存于重庆山体中大大小小的防空洞,却以永远无法抹去的印迹,记录着、昭示着战争的残酷、历史的苦难和中国人民不屈的意志。
“以炸迫降”:史上罕见大轰炸意图动摇中国抗战决心
据初步统计,在这6年10个月的时间里,日军对重庆实施轰炸218次,出动飞机9513架次,投弹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炸伤14100人,炸毁房屋17608幢。
大轰炸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造成的损失之惨重,在战争史上前所未有。连日本军事评论家前田哲男也认为,对一个城市如此长时期进行攻击,不用说在航空战争史上是第一次。
大轰炸给重庆百姓带来无数“灭顶之灾”。
1940年8月19日、20日两天日军投入轰炸的飞机最多,并启用了最先进的零式舰载战斗机,由于几乎没有防空力量,重庆完全暴露在敌机肆虐之下。
当时,一位驻重庆的国外记者目睹了轰炸的惨状:自19日1时35分至20日14时,重庆连续四次遭受轰炸,使市中心商业区、郊区及江北的广大地区遭到破坏。38处起火,殃及房屋和商店2000座以上,死伤数百人。巴县县城仅残留五分之一,其他全部被毁。重庆的街道几乎无法辨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