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忻口“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

见证血性的尖刃(不朽的英雄番号)

本报记者  倪光辉
2015年08月27日03:5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前身是八路军120师716团特务连,几经转隶,现为解放军第1集团军某机械化步兵团七连。在忻口会战中,716团接连两次在雁门关伏击日军车队,先后歼灭日军500余人,击毁汽车30余辆,迟滞了日军对忻口前线的增援。特务连在战斗中英勇作战,被授予“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称号。

 

  【回放】

  日军车队拖着滚滚烟尘从南向北驶来。指挥员一声令下,步枪、机枪交织成密集火网,黑石头沟顿时硝烟弥漫。

  钱塘江畔,走进连史馆,一把锈迹斑斑的卷刃砍刀仿佛在诉说昔日杀敌的荣光。

  指导员钱丹介绍:“这是连队先烈周庆曾在腹部中弹后,强忍剧痛奋勇杀敌留下的,是‘尖刀精神’的血性见证。”

  1937年10月,为配合国民党军在忻口的防御作战,八路军120师716团特务连深入日军侧后,破击大同至太原公路,切断了日军后方补给线。

  10月17日,716团团长贺炳炎得到情报,次日日军将从原平撤回死伤士兵,决定对日军进行伏击。18日凌晨,部队在老乡带领下,摸黑向雁门关南山脚下的黑石头沟开进。此沟南低北高,沟底尽是山洪冲下的乱石。汽车路顺沟而上,南端有一座石桥与外部公路相连,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

  上午9时许,日军车队拖着滚滚烟尘如长蛇一般从南向北驶来,观察哨报告约有百辆之多。

  车队缓慢地拐过小石桥,爬上陡坡,进入伏击地域。“打!”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步枪、机枪交织成密集的火网,黑石头沟顿时硝烟弥漫。打头的几辆车被打着了火,燃烧爆炸,日军纷纷跳车,伤亡惨重。

  连长李子贵第一个跃出土坎,率领连队如猛虎般扑下山去。他亲手击毙两名日军,其中一名还是少佐。官兵们勇猛进攻,一下子就把敌人压到乱石滚滚的沟里。这一仗,716团击毁日军汽车20多辆,毙敌300多人。日军南北两个车队被阻在黑石头沟,动弹不得。

  两天后,贺炳炎又把部队拉到雁门关西边的山址子上,选择从广武至垭口的公路作为伏击点。21日上午9时,日军百余辆汽车结队而来。自从黑石头沟遭伏击后,日军吸取教训,在广武镇提前下车,约一个营的步兵迎战,人走前,车走后,并有5架飞机侦察助战。敌变我变,为了避免过大的伤亡,716团在给敌人以猛烈、突然的火力袭击之后,立即撤出战斗。经过激战,日军以3倍于我的伤亡败退。

  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高度评价此役:游击战争还有其战役的配合作用,例如:太原北部忻口战役时,雁门关南北游击战,破坏同蒲铁路、平型关汽车路、阳方口汽车路,所起的战役配合作用,是很大的。

  “尖刀精神”已融入一茬茬七连官兵的血脉,代代传承。

  【今天】

  从骡马化步兵到机械化信息化步兵,连队成为我军传统步兵亮剑战场的一把“两栖尖刀”。

  进入新时期,在一无教材、二无经验、三无器材的条件下,连队从零开始,积极探索。官兵们充分研究开发新装备性能,积极探索创新训法战法,取得战法和技术革新成果上百项。七连已是一把名副其实的两栖作战“尖刀”。这个昔日的“铁脚板”连队,已变成“陆上能进攻、海上能突击”的精锐力量,是我军传统步兵实现从陆地向海洋跨越的见证。

  从陆地到海上,再从海上到陆地,这是七连紧盯未来战场的新探索。连长朱冠南介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作战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作战样式。两栖部队抢滩上陆后,下一场战斗就是城镇攻坚。”七连先后探索总结出抢滩登陆、直航攻击、突击上陆等一批新战训法成果。

  前不久,在东南某海域举行的一次实弹射击中,七连官兵驾驶战车劈波斩浪直扑“敌”近岸据点。“敌岸滩地堡,歼灭!”指挥员一声令下,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准确命中几公里外的靶区,再次突破极限,实现战车海上极远距离射击课目成果实践应用。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27日 09 版)

(责编:白宇、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