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磨刀石,何以砺锋芒。武警湖北省总队开展“全方位岗位练兵”活动,不为争第一——
摸清官兵“能力底数”(国防视线)

![]() |
连日来,湖北随州支队着眼实战化要求,努力提高部队应急能力。 |
枪声阵阵、爆炸隆隆、马达嘶鸣……前不久,武警湖北省总队经层层选拔出的840名基层岗位精英齐聚武汉市郊某训练基地,进行为期4天的全方位岗位大练兵比武竞赛活动。“这次比武竞赛活动,不为争第一,目的是摸清部队整体‘能力底数’,营造浓厚岗位练兵氛围,促进官兵岗位任职能力全面提升。”该总队司令员周旭光说。
摸底量体
在对象上突出全岗位、全要素,区分7大类138个专业项目
总队岗位精兵有多少、官兵岗位技能离完全胜任本职有多远距离……为了摸清部队各岗位人员能力底数,年初,总队党委决定在全部队开展岗位大练兵比武竞赛活动。
比武前两个月,他们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在14个地市州支队分别开展了相应的全方位岗位练兵活动,区分首长机关、机动分队、执勤分队、特勤分队、政治干部、教练员、保障分队7大类138个专业项目,纵向在支队、大队、中队、班排或小组,选拔岗位精英参赛;横向在通信、侦察、突击、医疗、保障、宣传、组织、战勤推荐行业人才。
“各职级、各岗位、各专业开展大练兵,全员额、多层级、多岗位综合检验,有利于纠正训练重基层轻机关、重战士轻干部、重特战分队轻执勤分队、重战斗分队轻保障分队的问题。”总队领导告诉记者。
记者所见,连日的射击考核场、军械考核场、驾驶考核场、医疗救护考核场、炊事技能场、特勤攀登场……各比武项目竞争激烈:1名机关干部03式自动步枪分解结合,手指被枪械划出血,虽然成绩只差0.01秒合格,无奈“出局”;30多名四五十岁的军事指挥员,当下转换成战斗员提枪射击、个个动作规范、标图作业成绩喜人,但在防暴弹投掷项目上,仍有个别人掉了“链子”;80多名成天围着锅台转的“火头军”,在比赛场上各展身手,虽然眨眼工夫端上来200多种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但还是有几种“中看不中吃”的菜,被士兵评委投票“拿下”。
负责统计比武成绩的该总队训练处董毅副处长介绍,这次53个比武课目,虽然有机关对隐显目标射击、特勤排枪种转换和突入识别等7个科目成绩不甚理想,暴露了一些险课目、难课目、冷课目训练上的不足,但一串串比武数据折射出的“正效应”也为下步全方位、有针对性地开展任务能力训练、岗位职能训练提供了依据,为各级党委抓训、官兵施训找到了突破口。
突出实战
既重特战科目,也重基础实用科目;既突出军事实战化,也让政工后勤充满“硝烟味”
以实战为“度量衡”,许多问题呈现出来。
以往,快速精度射击、突击手、狙击手专业比武等特战科目是比武的“主打”科目,原因是这些科目观赏性强,吸引眼球。
“任务需要什么就练什么,能力急缺什么就比什么。”此次比武中,他们既突出特战科目,也注重基础实用科目。在科目设置上,首长机关,突出手枪射击和情况想定作业,侧重检验机关处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执勤分队,以隐显目标射击、监墙应用射击两个实战科目检验单兵哨情况处置能力;机动分队,则把检验处突实战能力作为关键,选择5公里武装越野、400米障碍、攀登、快速精度射击和突击手、狙击手专业比武等科目;后勤保障,则以专业技能水平和保障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为标准,组织后勤多岗位专业技能比武。
在全副武装绳索抓手上攀登中,突击队员胡双以28秒的速度爬上了18米高的六层楼顶端,取得了92分的好成绩。面对成绩他并没有沾沾自喜:“比武成绩只是一方面,比武中获得再好的成绩,也不如实战中逢敌亮剑、战而胜之有说服力!”
不为好看,突出实战,政工和后勤不是“局外人”。
在政工比武中,他们以战地政治环境建设、野战文化装备效能、战地板报、战地广播“四项评比”和“三战”业务考核为重点,突出规范化、实用化、野战化,做到了考评向研究解决问题延伸、向实践应用转化。3名政工干部虽理论考核、公文写作优秀,但由于战前动员缺乏感染力,拖了总成绩的“后腿”。
记者在卫生专业考核场看到,一名“火线伤员”呼吸停止,颈动脉消失,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受考核的卫生员迅即对其开展急救,用时155秒,模拟系统虽显示“急救成功”,但在输出的成绩报告中显示“4处按压不正确”“3处吹气不正确”等问题。
该总队卫生处长聂善化告诉记者,“战场急救毫厘之差攸关官兵生命,追求精确、高效保障才能满足实战需求。”
打造“磨刀石”
推进区域训练基地、支队教导队训练场地、执勤中队训练场地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训练场地体系
欲上青云,须借好风。训练场地是岗位练兵的平台和支撑,也是影响和制约岗位练兵水平的关键因素。
然而,岗位练兵之初,训练场地不完善、配套与训练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暴露明显:队列训练场往往成了“万能训练场”,近年来兴起的特战训练,由于特战训练场地缺乏导致在部分基层部队陷入无从开展的尴尬……
“没有磨刀石,何以砺锋芒?”
为促进岗位练兵比武,他们采取“裁绿地、缩菜地、扩场地”和“一场多用、一室多用、合建共用”的方法,强力推进区域训练基地19场8室、支队教导队训练场地12场6室、执勤中队训练场地8场4室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区域训练基地为依托、以各支队教导队为延伸、以中队训练场为补充的训练场地体系。
训练场地完善配套后,基层官兵普遍反映训练氛围更浓了,训练起来更带劲了,训练效果也更好了。
“以前射击预习训练只有到支队教导队才能开展,现在中队就可以实现。”在谈到射击成绩大幅度提升原因时,荆州支队五中队长高松垒告诉记者。
在以前的特战训练场地上,房屋的门窗设计经常是一块木板充当门,一张报纸充当玻璃窗,导致在开展突入训练时,原本需要动用各类特种作战器材才能撬开或者砸开的门窗,往往官兵只需轻轻一脚,或者直接身体一撞就开了、破了。
“这都是与实战要求和任务需求不相符的。”在此次训练场地建设中,他们着重对此类与实战要求不相符的训练场地建设进行清理完善,把特战训练需要用到的门全部更换成了与居家实用一样的各类门窗,这样官兵在处置情况时虽不那么“迅猛”“流畅”了,但却更符合实战需要了。
(曹英华 张鹏飞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13日 06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