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歼10之父宋文骢去世 "他去了离翱翔的飞机最近的地方"【2】

2016年03月24日08:25 | 来源:华西都市报
小字号
原标题:

    最后的遗憾

   歼10“18岁生日”前夕,老人走了

  中航工业副总工程师杨伟声音低沉,眼睛布有血丝。3月23日,歼-10战机“18岁生日”,原本,这是一年中他最骄傲的日子,然而今年,心中却多了哀恸与失落——那位相识31载,于他而言,亦师亦友的老人,不在了。

  作为宋文骢最亲近的学生,同时也被宋文骢认为是自己“接班人”的杨伟,在宋文骢生病的日子,一直在医院陪着老人直到最后。“老头走的时候,很安详,包括他在人世的最后时光。”杨伟亲切地称宋文骢“老头”。

  3月21日晚上,老头病情突然加重,去世时很平静,没有留下只言片语。23日,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杨伟告诉记者,“老头”有两个生日,一个是歼十首飞的日子,一个是他的生日,今年却一个都没过上,“不过,他去了离翱翔的飞机最近的地方。”

   培养年轻人

   逢人介绍“他是要接我班的”

  31年前的1985年,22岁的杨伟研究生毕业,顶着“天才少年”的头衔,他进入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那时候的条件远没有现在好,”在杨伟的记忆中,彼时研究所在一栋二层的木楼里,踏上去会有厚重的木板声。“那是老航校的旧址,总师们的办公室在二楼,一进去,整张桌子上铺的都是图纸。”杨伟读研期间接触过其他飞机设计研究所的总设计师,办公条件至少是单独的一人一个办公室,但是在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宋总和其他几个副总设计师共用一间大办公室。

  踏上这栋小木楼,杨伟毛遂自荐,要做时任总设计师宋文骢的助手。

  “他当时愣了愣,”杨伟说,一个还没正式报到的新入所研究生,在10800多人的研究所里直接向宋文骢“要”工作,估计宋文骢还从来没有碰到过。不过令杨伟意外的是,宋文骢和气地打量着他,表示欢迎后,就把他安排到新成立的研究室。

  “那天,他告诉我,我们国家需要一个强大的空军,要我好好加油。”杨伟说。作为宋文骢看中的得力弟子,曾经每到一个单位,每见到一位领导,宋文骢都是这样向对方介绍杨伟的:“这是杨伟,将来是要接我的班的。”

(责编:单清伟(实习生)、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