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漠河雷达站操纵员:仅凭大小、高度、速度即可判断机型

2016年05月10日13:42 | 来源:北京晨报
小字号

  每次的转进,都是跑步状态。

  官兵对雷达进行日常维护。

  在站魂教育仪式上,官兵们面对党旗宣誓:“敢于胜利、不怕牺牲!”

  时序已届五月,北京的春花谢了,枝头是油油的新绿,街上的人们穿起了短衫。

  一路向北,2600公里外的黑龙江漠河还是冰天雪地。

  裹着羽绒服,坐在中巴车里仍不觉得暖和。林海间一条水泥路,路两侧是十几厘米厚的积雪,车子行驶在路中间,车窗外,密密的白桦树一律笔直地努力指向蓝天,间杂在白桦林中的樟子松顶着苍劲的绿。

  一个清冷的早晨,我们去探访中国空军的一个雷达站——漠河雷达站。这个站是中国空军最北的雷达站,是祖国北部防空预警的最前沿哨所。

  前哨 时刻擦亮千里眼

  清晨的阳光洒满林海,营房大门上方不锈钢铸成的“北极星”熠熠生辉。

  营房广场,正中是高耸的旗杆,主楼前数十位着装严整的战士列队肃立,右前方一名战士手捧红旗走在前端,两名护旗战士分列左右正步前行。

  “升旗仪式现在开始!奏国歌!”随着一声口令,嘹亮的国歌奏响。

  敬礼!所有的目光被冉冉上升的五星红旗牵引,直至顶端。

  站长马东平站在队列最前面:“今天我们漠河雷达站举行升旗仪式。我们升起的国旗是中国空军最北端的国旗。作为祖国北部空中预警的第一道防线,我们只有时刻擦亮千里眼,苦练打赢本领,才能担负起神圣的职责和使命,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祖国有我——”

  全站官兵高声回应:“——请放心!漠河雷达站,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伴着国歌的最后一个音符,官兵们的铿锵誓言,响彻茫茫林海。

  这是我们到达军营见到的震撼的第一幕。

  漠河雷达站1952年组建,随即奉命参加抗美援朝作战,面对敌机轰炸依旧坚守阵地,圆满完成对空警戒侦察任务。

  该站连续41年情报合格率100%,创下空军雷达兵情报合格率最高、连续时间最长的纪录。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10次。漠河雷达站与我军历史上许多著名的连队一样,也是一支经历过战火洗礼的连队,在军功簿上同样功勋卓著。

  在战士食堂正吃早餐,突然,一阵急促的铃声传来。正在用餐的我们纷纷离开餐桌,冲到室外。只见六七名战士正往雷达阵地奔跑,仿佛影视剧里抢占高地一样急促。马东平告诉大家:“这是一等转进!”大家随着转进战士的脚步也奔跑起来。不出一分钟,战士们已各就各位,山坡上弯弓般的雷达天线快速旋转着,雷达方舱里屏幕上电波一圈圈扫描着。“这些信号都会同步体现在指挥室里。”马东平带领大家来到指挥室。

  指挥室中,坐在右侧的值班领导根据操纵录取员不断报告的信息,即时发布指令。“沿国境线自西向东有飞行物!”报告话音刚落,值班指挥马上下达指令:“迅速判断飞行物性质、速度、距离!”一连串报告、指令后,结论出来了,是一架民航飞机。

  怎么知道是民航飞机?“根据雷达显示出的机型大小、飞行高度和速度,就能判断出飞机的性质。”操纵录取员告诉记者。

  操纵录取员邓洪林说:“雷达一旦遇到干扰,‘千里眼’就会成为‘睁眼瞎’。我把在大风、大雾、积雨云等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雷达回波特点一一对比研究,做了记录。目前已积累了13万字的学习笔记和操纵经验。”邓洪林相信,只要荧光屏上有端倪可察、规律可循,未来战争中敌人施放再强的干扰,我们的千里眼也能准确锁定目标位置,将其一网打尽。

  小小操纵员,牵动司令员。马东平介绍说,漠河雷达站守护着祖国最北端数百平方公里的领空,我们就是战区司令员的千里眼。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错漏压情,甚至贻误战机。为了祖国的天空每一分每一秒都蔚蓝宁静,我们必须练好过硬本领。

  过硬 练严练实练金睛

  守边关!一个“守”字重千钧。守得住边关,守得好空防,是漠河雷达兵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责任和使命的担当靠的是过硬的本领。

  1987年5月,大兴安岭地区发生罕见的森林火灾,漠河雷达站作为驻地唯一的空中情报保障单位,全程保障引导灭火救灾直升机、运输物资的运输机以及视察灾情的各类专机保障任务,当大火蔓延到阵地时,全站官兵仍誓死坚守岗位,英雄的壮举得到时任军委主席邓小平的通令表彰。

  漠河雷达站有这样一个理念:练在平时,想着战时;像准备打仗一样组织训练,像打仗一样落实战备工作。为提高实战环境下各类各级人员人工处置、传递、上报空情能力,连队成立了课题攻关小组,以“不明空飘物、护林防火、雷达反干扰”等情况为想定背景,反复进行空情模拟推演。

  新战士李传凯下连后,每天都加班加点训练,考核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入伍第一年就掌握了士官层次的业务知识。2013年10月,旅里组织战勤人员比武,李传凯主动请缨参加最高难度级别的考试,虽然在测报中因口误名列第二,却创造了列兵测报新纪录,成为漠河雷达站近5年来首个荣立三等功的列兵。

  磨砺胜战刀锋,方能不辱使命。

  2015年9月,一场近似实战的空地联合对抗演习在东北某地展开,5支雷达分队同台竞技。导演部一声令下,操纵员李勇和战友直奔预定阵地,第一时间展开雷达兵器,比规定时间提前3分钟完成架设任务。

  对抗演练中,战机超低空接近目标区,飞行员利用山岭巧妙穿插,飞机回波在雷达显示屏上时隐时现,连续跟踪掌握十分困难。李勇硬是在雪花般错乱的地物干扰波中,牢牢发现并锁定目标。

  成绩判读时,官兵们惊讶地发现,战斗机的飞行轨迹和李勇用兵器捕捉到的轨迹几乎完全重合。此役,李勇所在分队夺得操纵考核第一名,分队被评为“预警尖刀分队”,李勇个人被评为“尖刀操纵员”。

  2015年6月的一天,漠河上空乌云压顶,雷声滚滚,暴雨说来就来了。为防雷电击毁装备,官兵们迟疑地看着站长:雷达关不关?经验丰富的马站长听着雷声望向天空,下定决心说:“雷达正常工作”。两分钟后,操纵员孙天宝突然在雷达显示屏上发现一个亮点,一个不明目标正高速朝我边境线飞来。连队立即转进一等,迅速向上级指挥所报告,持续跟踪目标。经查证得知,不明空情是一架民航客机因绕飞雷电云层,私自改变航线。尽管是虚惊一场,但雷达站提供的准确情报,为上级正确处理赢得了先机,受到上级机关的通报表彰。兄弟单位纷纷赞叹:“关键时刻冲得上,不愧是北极第一站。”

  漠河雷达站是全空军地理位置最北、北部战区空军自然气候最冷的雷达站。离机关近千公里,一年中霜雪期长达8个月,气温最低曾达-57.3℃。这样一个地处偏远、环境艰苦的小远散单位,年年先进如何保持?过硬本领从何而来?

  清晨升旗仪式上官兵那句铿锵有力的誓言,此时又回响在耳畔:“请放心!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这誓言是漠河雷达站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胆忠心。

  忠诚 最偏最远最放心

  在雷达站荣誉室,有一张黑白照片令人印象深刻:一群官兵围着一台收音机,在认真地收听。指导员程龙告诉记者,雷达站1973年移防漠河,当时条件艰苦,信息闭塞,没有电视和报纸,官兵们自费买了这部半导体收音机,及时学习党的理论、上级指示。从此,北极雷达兵听到了来自北京的声音。

  越是地处偏远,越要看齐追随。雷达站数十年如一日,采取官兵自学、骨干领学、干部辅导的方法,坚持每天半小时理论学习、半小时读报、半小时新闻联播制度雷打不动。

  在主楼会议室,记者旁听了一场热烈的学习讨论,一名战士正在宣读《党章》,围坐在会议桌前的官兵们,人手一本《党章》、一本《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大家时而在重点字句下画红线,时而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程龙介绍说:“他们正在开展‘两学一做’专题学习讨论。”

  程龙打开电脑,进入邮箱,打开一封标题为《学习体会》的邮件,“这是今年参加驻训官兵的学习体会,”程龙说,“这些年,我们站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一个也不能少’的原则,建立‘承包负责、网上学习、跟踪督导’三项制度,对每名在外党员干部,明确专人负责,及时传送学习计划和教学资料,并回收学习体会,实现了教育不断线、覆盖到全员。”

  持之以恒的理论学习,不仅铸就了官兵听党指挥的绝对忠诚,还激发了官兵卫国戍边、争先创优的热情干劲。

  去年年初,在连队的党员民主测评中,士官沈旅排名靠后,情绪低落。为做好帮带工作,程龙找到小沈,从党员作用发挥的角度,剖析他的短板弱项,教育他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说在嘴上,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真正做出实效。并为他制定了学习提高计划。7月1日,连队党支部专门为沈旅在连队荣誉室过了一个“政治生日”,让他回顾向党旗宣誓的那一刻承诺了什么、入党后为连队做了什么、党员义务履行得怎么样。通过持续的学习提高,小沈自觉校正行动准星,年底不但摘掉了“差评”的帽子,还走上了班长的岗位。

  旅政治部主任邵文杰说:“漠河雷达站这个单位虽然偏远,理论学习抓得紧,革命化建设走在前,部队官兵个个朝气蓬勃、士气高昂。”

  北部战区空军政治工作部副主任刘立文在视察漠河雷达站时说:“漠河雷达站各项工作都做得很出色,这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许多优良的传统坚持得好、传承得好!”

  传承 最北最寒最坚定

  雷达阵地旁的一片松林中,高高耸立着七棵百年古松。这是1987年烈火洗礼后幸存的七棵樟子松,时至今日,依然如同卫士般巍然屹立。

  这七棵松树都有名字:“创业松”“毅力松”“奉献松”“志向松”“勤勉松”和象征主官团结的一对“团结松”。为了铭记和传承雷达站不同时期的奋斗历程,他们把这片松林命名为“七棵松公园”。“公园”里,一片年轻樟子松树干上,有数十个刻有官兵名字的红色小木牌。凡是获得师级以上表彰的官兵都可以在里面认领一棵松树,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采访期间的4月26日,那两棵并肩站在一起的松树终于迎来了新主人。去年,站长马东平和老指导员李佳宁被空军评为“一对好主官”,雷达站全体官兵组织隆重的入林仪式,“团结松”挂上马东平和李佳宁的名字。

  多年来,每当重大活动,官兵们都要来到“七棵松”下,讲站史、忆传统,用一代代官兵的感人事迹,激励大家珍惜荣誉、献身使命。每当新兵下连、老兵复退时,都会来到“英雄林”前静静站一会儿,想想自己“为连队干过什么、为连队留下什么”,许多心愿都留在了这片静静屹立的松林里。

  “我走了,请让我的树继续替我守边关吧。”2015年11月,四级军士长韦春松退伍离开部队前,走进连队“英雄林”,在挂着自己名字的松树前站了许久。

  汤计初在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时任漠河雷达站副站长,就是他带领战士们与烈火奋战20余天,誓死保住了阵地。1993年转业后,汤计初在浙江台州市一个区任环保局副局长。“我们有个微信群,80多人,有退伍的、转业的、现役的,各行各业都有,但都是漠河雷达站的,这个群的人都积极向上,从没听说过这些人里边有违法乱纪的。”

  “我们也有个群,叫‘最北一家人’,可亲了。”插话的叫陈琳,是一名军嫂,2011年,陈琳跟雷达站炊事班班长刘镇结婚。2014年9月,站里官兵住进宽敞明亮的第四代营房。多功能会议室、健身房、篮球馆、晾衣房、蔬菜大棚等设施一应俱全。陈琳知道后特别高兴,用一年时间,完成一幅巨大的《北国风光》十字绣,2015年12月,她来连队看望丈夫,战友们为她带来的这幅十字绣兴奋不已。陈琳说:“我不能天天陪着他,就用这画陪他一起守边关吧。”

  1976年出生的李佐鹏是目前漠河雷达站最老的兵,20多年的军旅生涯,他还没呆够。“只要部队不要我脱军装,我自己不会主动要求脱下来。”这位朴实的湖南人刚刚获得空军优秀人才二等奖。“我们也不会主动脱下军装,只要党和祖国需要,我们希望永远戎装在身!”一群85后、90后的战士齐刷刷地向李佐鹏敬礼!

  “最北最寒最坚定,练严练实练金睛”是漠河雷达站的站魂站训。

  采访结束时,指导员程龙作站魂精神教育:“前人的奋斗足迹为我们夯实了发展基础,习主席的指示为我们指引了前进方向,红心向党永不变,看齐追随永不偏,强军实践永不停。我们的精神是什么?”

  全体官兵高声回应:“继承传统、敢于胜利、不怕牺牲!”

  连续三遍的呐喊,在祖国最北端的林海雪原久久回荡!

  【采访后记】

  敬礼!最可爱的人

  在漠河雷达站的每一天,记者发现,任何时候,战士们步行在军营的任何地方,总是两人成行,三人成列;走路走直线,拐弯走直角。这固然是我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的规定,对于漠河雷达站的官兵来说,虽独立驻防,缺少纠察,但军令军纪丝毫没有懈怠、放松。这也许就是连续41年情报合格率100%、42次被军以上单位表彰的密码。

  我们处在一个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社会思想多元多维的时代。网言网语泥沙俱下、抹黑质疑层出不穷。但是,在这群可爱的战士身上,我们看到了:严明的军纪、坚定的信仰、担当的责任、看齐的忠诚、过硬的本领。而这一切,恰是我们这支军队能打胜仗的最根本保证。无论时移世易、无论复杂多元,总有信仰不变,总有担当在前。

  “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65年前,作家魏巍这样追问,并给出答案:你的幸福,是因为有一群最可爱的人来保障。而今天,我们更坚信,在祖国,处处都有像漠河雷达站一样的千里眼、顺风耳,一刻不停地守护着我们的疆土、长空和瀚海。

  在享受和平、幸福的时候,我们敬礼!向新时期最可爱的人。(撰文 北京晨报记者 李砚洪 通讯员 郭洪波 本版图片 曹占礼)

(责编:邱越、芈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