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银幕上的“红流”:长征题材电影知多少【3】

2016年09月27日08:52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富有深度的个体经验

长征是一个集体性的历史事件,但是,每一个集体都是由单独的个体组成,在集体精神、行动、困境、利益中,个体面临过怎样的处境?经历过怎样的精神挣扎?在困苦或希望面前,个体怎样自我安放?怎样自我超越?这些恐怕是同样作为个体的观众最为关心和易于接受的。

卡西尔在他的专著《人论》中曾说过:“艺术和历史学是我们探索人类本性的最有力的工具。”长征电影对这个工具的使用,始自1986年的《草地》和1987年的《马蹄声碎》。《草地》中,黄苏最终悄悄撕毁常炽的判决书,就是一个极富个体挣扎的抉择。常炽是被张国焘判处死刑的红军高级干部,负责押解他的黄苏的任务就是将他送上生命的终点。然而,常炽超脱个人困境,一心为公、爱护同志胜过自己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打动黄苏,让黄苏对判决生疑。这是一个人的战争,是黄苏自己内心的激烈交战。最终,被饥饿和病痛折磨得倒下了的黄苏,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解救了常炽,用个人化的方式修正了存在于他头上的组织和集体的错误决定。《马蹄声碎》聚焦于长征路上的一个特殊的小群体——几个掉队的女兵。如此特殊的选材和视角,成就了一次与众不同的长征叙事。女兵先天的生理弱势和情感需求,让每一个个体的苦恼都有了合理解释,而执着追赶与被放弃的故事则让她们总是在生机中面临绝境,再在绝境中寻求生机。与集体分离的惶恐、无助、绝望、希望、坚持、信念等,在个体左奔右突寻找出路的过程中,格外令人揪心、动情。因而,《草地》和《马蹄声碎》在长征电影中,具有特殊意义。经过短暂的沉寂,20世纪80年代银幕上的个体呐喊,在21世纪初年产生了回响。《心动岁月》中英子的爱情盟约、《我的长征》里小人物眼中的大历史,可谓响亮的回声。

其实,长征中每一个个体所面对的困难无外乎3种类型:与自然的抗争、与敌人的斗争、与自我的较量。在这3种困境中,最具有可挖掘价值,但也是最没有得到充分表现的,是人和自己的较量。只有回到人本身,探寻个体生命在困境、绝境中的挣扎和奋斗,人的价值才能获得尊重,人性的光辉才能被彰显。

除了多元视角、有意味的细节、个体经验,近年来的长征电影在镜头语言上也屡有新的尝试。比如《我的长征》开场,“湘江之战”长达5分钟的长镜头,突显了战争的惨烈;《勇士》中红军白军进行战争部署时的几组平行蒙太奇,加快了叙事节奏和剧情紧张度。近身武打设计则适应年轻观众口味,增加了观赏性。而很多导演选择到当年长征地进行实景拍摄,则不但增强了视觉逼真效果,而且让演员体验了长征艰难,从而由内而外地生发出对长征精神的体认。这种尝试,也是吸引观众走进剧场的看点。

长征故事、长征精神如同海面上的冰山,经过大半个世纪的艺术实践,长征电影所展现的或许还只是冰山一角。当时代精神和艺术家的思想观念日趋开放,长征电影的艺术面貌和主题内涵也必将日益广阔而丰饶。(谷海慧)

(责编:王璐佳(实习生)、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