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化训练,从这里挺进未来战场【2】

空军战机展开空战演练
“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实战化训练翻开新的篇章
实战化训练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第一,要依托训练基地,建设比较完善的导调、复杂电磁环境、实兵交战、战场仿真、科学评估等系统;第二,要有一支神形兼备的“蓝军”做磨刀石。而要达到这两个条件,首先必须全面彻底肃清郭伯雄、徐才厚流毒影响,把认识统一到战斗力标准上来。
党的十八大闭幕第九天(2012年11月23日),习主席就鲜明强调战斗力标准,要求全军“始终坚持用打得赢的标准搞建设,坚持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全军各项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用是否有利于提高战斗力来衡量和检验各项工作”。 2013年3月11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习主席强调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战斗力是“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这一提法,在我军历史上是首次。如何达到战斗力标准呢?习主席明确指出要“着力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此后,他先后十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实战化训练。
由此,制约实战化训练的两大瓶颈很快被突破:第一,陆、海、空、火箭军的训练基地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13年,走在全军前列的朱日和训练基地的信息化建设基本完成。第二,全军第一支专业化“蓝军”旅于2013年1月正式亮相,其他军种的“蓝军”建设也在抓紧进行。
专业化“蓝军”旅的成立和此后中央军委下发的《关于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的意见》,是彪炳我军训练史册的两件大事。《意见》点出了实战化训练的本质内涵,就是“使训练与实战达到一体化”,指出“要遵循现代战争制胜机理,通过训练设计打仗、研练打仗、学会打仗”。于是,实战化训练翻开新篇章。
实战化“红蓝对抗”演练没有脚本,红军面对专业化“蓝军”旅,置身复杂电磁环境中,接受各类数字化评估系统的检验,不少演练场上的老手突然找不到北了。实战化演练让夸夸其谈者丑态百出,有勇无谋者声名狼藉,视野狭窄者捉襟见肘,墨守成规者头破血流,弄虚作假者原形毕露。
实战化训练强调问题导向,朱日和演练“重检验不重评比、重实效不重形式、重检讨不重输赢”,讲评中80%讲问题,把训练变成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战胜对手的过程。在朱日和唯一获胜的原沈阳军区某旅归建后,开展了名为“是什么要了我的性命”的大检讨,坦承此次惨胜带有偶然性,找出了需要改进的大小问题300多个。原广州军区第41集团军某旅从朱日和“败”归后,集团军组织营以上四级主官与他们一起再次复盘检讨,共找出20余类100多个问题,连同相关建议100余条,一起发给部队研究,集团军针对共性问题提出了40多项整改措施。这就叫“问题导向”。
在“问题导向”下,由陆军炮兵旅、防空兵旅参加的“火力”系列演习,在西北的山丹、华中三界等训练基地展开;海军的“蓝鲸”“机动”系列演习,在辽阔的海洋摆开了战场;空军的实战化训练已形成四大品牌:金头盔(自由空战)、金飞镖(突防突击)、蓝盾(对空防御)、红剑(体系对抗);火箭军作战旅与“混合蓝军”的对抗演习,虽静悄无声,却步步惊心。还有集陆、海、空、火箭军全要素的“联合行动”系列演习,像一个更严厉的考官,要称一称我军的高级指挥员究竟有几斤几两。
![]() |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