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小白杨”就是我们的家

2019年05月26日17:03 |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5月26日电 (黄子娟 郭发海 乔玉中)在军旅歌曲《小白杨》的发源地新疆塔城军分区塔斯提边防连采访,记者发现这样一个细节——

每名到营区后山新哨楼执勤的战士,上哨前都要端上一盆水,给哨楼前的一棵小树浇浇水。此情此景,不禁让人回忆起小白杨哨所的由来。 

塔斯提,蒙语意为石头滩,因环境恶劣,这里曾经寸草不生,更没有一棵树。1982年,塔斯提边防站前哨班战士程福胜回家探亲,将哨所周边的恶劣环境讲给母亲听,母亲听得泪流满面。返回时,母亲把自家培育的10多棵白杨树苗交给儿子,再三叮嘱:“一定要种活这些树苗,让白杨树陪伴你守卫好祖国的边防”。

为了使这些树苗成活,官兵们从几公里外背土、拉水,像对待小孩一样精心呵护,尽管如此,只有1棵顽强地活了下来。不久,由这个故事创作出的歌曲《小白杨》经歌唱家阎维文公开演唱后,便引起观众共鸣,一直唱响军营内外、大江南北。因而,前哨班改名为小白杨哨所。

2003年7月,中哈国界线勘界议定书正式生效,原来的小白杨哨所变为我边境浅近纵深,不再是前沿,连队新营区建设在哨所当面的山坡上,并在坡顶建了一座新哨楼。然而,这里也是沙石遍地,没有一棵树。

当年哨所的感人故事,如今重现在边关。为了改善环境,官兵们想方设法在哨楼周围种白杨树,由于引水不便和自然原因,难以成活。因而每次上哨,战士们都要端水给树苗浇水。

尽管缺水风大,在大家的精心呵护下,哨楼旁终于成活了一棵,官兵们个个兴奋得像个孩子,生怕它有一点闪失。他们说,多年后,一定要让它也成长为一棵茁壮成长的大白杨。

漫步营区,记者发现,在长廊、根雕、石头等特色文化的妆点下,这里宛若一颗戈壁明珠,颇有家的味道。官兵们说,这一切,士官车延聪功不可没。

来自甘肃的车延聪从小就喜欢琢磨,尤其爱好雕刻。一次执勤途中,他发现了一根木头,外形很像一条龙。捡回来经过认真的修饰,便成一个龙吐珠的形状,摆到营区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此后他便一发不可收拾,创作出多件根雕和石刻作品,成为连队的一大文化特色。

“我因白杨而自豪,白杨因我而骄傲。”指导员路亚杰说,这是连队门口张贴的两句话,见证着官兵们对连队的独特情感和价值追求,折射着每名小白杨传人的家国情怀。

连队有个传统,每天起床广播放的第一首歌就是《小白杨》,晚点名时要呼点“小白杨”,全体官兵答“到”;每逢新兵下连、老兵退伍,都要在小白杨树下宣誓。正是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官兵们人人都把连队当家建,个个争当小白杨卫士。

藏族班长南夸才让来自青海,新兵时听了班长讲小白杨哨所的故事,特别向往这个地方。然而,刚到连队就发现,每天陪伴他的就是漫天飞雪。自然环境的落差,让他陷入了彷徨。

六年后的今天,这个起初连汉语都讲不好的小伙不仅当上了班长,还成了连队顶尖的训练标兵。去年团里组织“小白杨杯”比武竞赛,他和几名战友代表连队参加多个项目课目,冒着零下20度的严寒,他在双手受伤出血的情况下,血性突击,勇夺“小白杨杯”。

连队监控室里,列兵张景云双眼紧盯显示屏,丝毫不放过边境的一点可疑情况。从小听着妈妈经常哼唱《小白杨》这首歌,小张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被分到诞生这首歌曲的光荣连队。原本身体瘦弱的他,如今已经锻炼得越来越结实,他说,“身为小白杨传人很自豪,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明年能留队转士官!”

是夜,窗外忽然起风。士官杨珂熙披着大衣打着手电,来到连队蔬菜大棚里,细心检查篷布和窗户,防止新种菜苗被冻着。这个习惯,他已经坚持了五年。身处边关,见证哨所小白杨的成长,杨珂熙说小白杨已经深深融入了自己的血液,在连队工作一天,就要多为这个大家做点事,哪怕再小,也是一份责任。 

(责编:陈羽、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