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变革风吹边疆“南泥湾”——新疆兵团团场综合配套改革见闻

2021年03月01日22:19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新华社乌鲁木齐3月1日电 题:变革风吹边疆“南泥湾”——新疆兵团团场综合配套改革见闻

新华社记者李志浩

离乡隔山岳。再一年就要退休的重庆人赵洪顺,屯垦边疆已有22年。20世纪90年代,家乡的土地养活不了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了他第二个家。

如今,他正在经历兵团成立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次变革。

2017年,新疆兵团启动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短短几年,改革释放的红利量多分足,基层职工群众广泛收获幸福感和获得感:

赵洪顺所在的第六师五家渠市一〇二团梧桐镇4连,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当地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单产长期在300公斤徘徊,改革后,2020年单产突破400公斤;农业生产大幅度降本增收;2020年,全连60多户年收入超过20万元,20多户超过50万元。

【实践故事】

回顾扎根新疆的22年,赵洪顺对兵团的感受有过几次大变化。90年代初来时,兵团农业的发达让他惊讶:“都用机械种地,每月还有几百元的工资,这些在老家哪里敢想?”

先进农业的背后,是几代兵团人艰苦卓绝的耕耘;南泥湾的屯垦奇迹,在数千里外的戈壁荒漠延续。

1999年,赵洪顺成为兵团第六师一〇二团职工,团场将数十亩耕地交给了他。但种什么、怎么管理、如何收购,全由自上而下的生产指令决定。

数十年间,通过专业而高效的行政指令,兵团农业实行“五统一”(统一种植计划、统一农资采供、统一产品收购、统一农机作业层次和收费标准、统一技术指导)。

正是“五统一”,让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使屯垦农业从无到有,迅速以千亩为单元实现集约化:全国六分之一的棉花产区、国内最大的节水农业灌溉区相继建成,近90%的农业综合机械化率领先全国。

但进入21世纪,随着祖国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速,兵团与市场经济脱节的问题开始凸显。

高强度的行政指令限制了市场的开放。

兵团职工张程利记得,10多年前,团里统一规划种植番茄。番茄品质远高于地方,却只能交付团办企业,扣杂比例高达12%-15%,远远高于地方的5%。

曾经的优势逐渐掣肘兵团发展,职工群众被捆住手脚,干群矛盾突出,企业不强,经济结构不优……一段时间,兵团对五湖四海建设者的吸引力开始减弱,一些基层甚至面临老龄化、空心化危机。

屯垦戍边事业发展遭遇瓶颈,重重困难。

2017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战略部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启动全面深化改革。一场关系300多万兵团职工群众的变革之风劲吹天山南北,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成为其中重中之重。

作为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第六师五家渠市率先全面取消“五统一”,改变大包大揽的行政命令管理模式。通过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让职工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极大激发其生产积极性。

封闭的门户向市场打开。赵洪顺和同事们第一次可以自主选择农资和农机服务。选择权带来了议价权,优惠和服务登门而至。

自上而下的指令不再,连队如今所有的事务,均须大家“一事一议”。连队“两委”(连队党支部委员会、连队管理委员会)不再由上级任命,而是改由连队民主选举。

另一方面,兵团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在改革各环节、各方面、全过程,尤其在基层,有效扭转过去基层党组织作用弱化情况。

赵洪顺感慨,改革后,干群关系焕然一新,连队“两委”服务意识提升明显,“灌溉水不够的时候,他们会里里外外费大力气帮我们协调,跟我们关系近多了。”

为更好接轨市场,兵团近1800家团办企业全部与团场行政分离,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张程利带领职工群众,以合作社的方式“抱团”,通过利益联结机制重新“统一”生产和销售,保持团场农业集约化的优势。

谈及这次改革,天山南北基层职工群众频频称赞。赵洪顺就要退休了,但他将继续参与合作社的经营,“我年轻时来的时候,是觉得这边很有发展前途。这次改革,对我们有实实在在的好处,我更不会走的。”

【案例点评】

近几年,记者走访天山南北兵团各团场,眼见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给职工群众带来切实的红利和实惠。改革不仅仅为生产力发展“解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大幅度提升了团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许多受访职工群众表示,这次改革可谓“及时雨”,让兵团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作为兵团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石,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得到强化,行政职能得到健全和转变,财政管理体制得到改革,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团场体制机制实现了系统性、革命性重塑,兵团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明显提升。

(责编:杨光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