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把极致技术练成肌肉记忆
2012年深秋的渤海湾,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正式交付中国海军,这一刻举国欢腾;2019年初冬的海南岛,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航母山东舰正式在南海舰队服役,从此中国更有底气。
迎来双航母时代,不仅是海军装备建设的里程碑,也是我国军事水平跨入国际领先地位的重要标志。在钢铁巨舰上,有一群“海空雄鹰”,他们每天都“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次的着舰之路都是生死较量,他们就是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海军特级飞行员王勇就是其中一员。
着舰之路:追求技术极致
舰载飞行员的每一次着舰之路,都险象环生。从指挥员下令阻拦着舰,到飞行员挂索,只有短短几秒。在这几秒要将战斗机在复杂的海况下,精准地降落在只有200米的航母甲板上,难度可想而知。“上飞机一定要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尽管已经飞行了10年,每一次起飞之前,王勇的妈妈还是要叮嘱。
“每一次准确地钩上钢索,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我特别喜欢这种感觉。”当王勇驾驶着绰号“飞鲨”的歼-15舰载机一次次熟练着舰时,谁能想到这看似轻松的着舰动作,他练了成千上万次才形成肌肉记忆。
飞行员在技术上都要经历上升期、平缓期、反复期和崩溃期,“其实最难的不是训练有多苦,而是你要战胜自己,过了心理那一关。”王勇说,在反复期,他一度怀疑自己究竟适不适合飞行。
“但我坚信我一定能做到,而且可以做好。”正是这种不服输的劲儿,让王勇和战友想出各种方法来训练自己,有人把自己“绑”在模拟机上反复练习,有人仅定点着陆一个科目就飞了近百个小时。没有捷径,只能反复练习,到最后王勇甚至都不用看发动机转速,只要手放在油门上就知道转速多少,推一下就知道改变了多少转速。
教学之路:培养新生力量
2018年中国航母建设进入加速期,但是舰载机飞行员规模化培养却面临一系列难题:教学资源短缺,骨干力量薄弱……急需用人之际,已经连续两年取得着舰成绩第一名的王勇接到了新命令——加入舰载机飞行员培养团队。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虽然对蓝天依依不舍,但王勇立即奔赴新的岗位,投入到培养新生代舰载机飞行员的工作中。从实战到幕后教学,角色的转变也带给他更多的压力。面对国外技术封锁、自主经验不足、教范资料短缺、装备资源匮乏等困难,他没有一句抱怨和退缩,带着“征服飞鲨”的那股钻劲儿,开始带领团队探索培养新一代舰载飞行员的方案。
因为教学严厉,学生们都叫他“黑脸教官”。“现在对他们的每一分严苛,都是未来飞行安全的保障,他们以后肯定会感谢我的。”王勇虽然教学上经常“黑脸”,但生活中却是个热心肠的“红脸家长”。有个新手学员飞行技术上遇到了瓶颈期,心理压力大到几近崩溃,王勇看他精神状态不对,主动找他谈心聊天,用自己的飞行经验勉励他突破自我。后来,这位学员经常跟王勇讨教飞行技术,勤能补拙,在最后的航母资质认证考核中竟然成功逆袭获得了第一名。
“现在很多学生比我当年优秀多了,参加过很多特殊作战任务。”王勇对自己的学生如数家珍,“看到他们飞得好,比我自己飞还要高兴。”短短一年多时间,王勇先后参与制定了歼-15飞行训练大纲、飞行手册,实现了舰载机飞行员培养的快速入轨。“飞鲨”团队越来越年轻,而这一纪录还在不断被王勇带出的新人打破。
强军之路:与祖国共成长
2000年王勇考进空军长春飞行学院,第一次摸到的飞机还是陈旧的螺旋桨飞机,飞机跑道是草地;现在王勇可以驾驶着歼-15战机翱翔在蔚蓝的大海上空,像雄鹰一样守护着祖国每一寸土地。
记得第一次开歼-15战斗机,王勇的手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飞鲨”的皮肤,兴奋地与飞机合影。如今顺利通过航母资质认证考核之后,他的飞行轨迹也从黄水走向深蓝,飞向更广阔的天空。他先后参与歼-15战机空中加受油训练、辽宁舰首次实弹射击、辽宁舰编队首次穿越宫古海峡突破第一岛链等多项重大任务,这个“海空雄鹰”在不断挑战自我的同时,也见证了中国航母战斗力跃升的一个个精彩瞬间。
“装备的变化都是大家看得到的,更让我激动振奋的是理念在变,现在我们训练越来越贴近实战,就是为战而练,要能打仗、打胜仗!”王勇在平时的教学中,也不断培养学员的战斗意识,上了飞机就是进了战场,丝毫不能放松,让“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真正印刻在每个军人的心中。 (本报记者 俞海萍 本报通讯员 王岚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